- 主题:理想L7 Pro 3个月4500公里小结
我感觉升级之后。悬挂提升最大的是,标准高度。标准模式,几乎没有变硬,点头却改善很大。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 5月底提车,到现在正好3个月,跑了4500公里,简单小结一下
: 优点:
: 舒适度很好,确实很安静,乘坐舒服
: 动力不错,坐满人在国道超车也很轻松
#发自zSMTH@Mi 10 Pro
--
FROM 114.254.0.*
我开l8 觉得用低,速度快点过很多大坑感受不好,太颠,相比以前的低+运动,升级后改善一些,但是改善幅度没有标准+标准大
【 在 freshcool @ [GreenAuto]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用低+标准
: 反复试过之后觉得是最适合L7的选项
: 【 在 alsoo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感觉升级之后。悬挂提升最大的是,标准高度。标准模式,几乎没有变硬,点头却改善很大。
#发自zSMTH@Mi 10 Pro
--
FROM 114.254.3.*
对我来说。只要是低 对大坑就不够,不着急的时候都是用标准高度,着急开车的时候才用低
【 在 freshcool @ [GreenAuto]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这说的这是低+运动吧
: 低+标准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 重心低了对减少侧倾也有帮助
:
#发自zSMTH@Mi 10 Pro
--
FROM 42.84.233.*
纵深和 垂直 高度,宽度都不小的,就是后备箱地面高了,导致头枕下空间小,家用还
是看三个方向的尺寸最重要。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不大,头枕以下高度的容积是500L
--
FROM 175.174.162.*
三维尺寸我觉得更重要,真需要空间的时候都是拆了上面的隔板,类似儿童自行车的时
候。头枕下空间,只是厂家有统一的参数方便对比。到顶部我觉得更合理。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说头枕以下空间500L,这个是比较可以横向比较的空间
: 也就是装上后备箱盖板的空间
: 确实不大就是了
: ...................
--
FROM 175.174.162.*
不过L7 少了两个第三排座椅,后备箱垂直高度也没比l8 大,都不知道浪费到哪里去了,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也算是一种说法吧,都有道理
--
FROM 175.174.162.*
合理啊,少两个座椅啊,就算不是平整下降 至少有个下挖的空间啊,类似es6,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垂直高度比L8大就不合理了啊
--
FROM 175.17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