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一说一,上班族最好的充电方式还是交流慢充
投资少就是最大的优点了,好多技术更替的过程中,不少好技术都是成本原因黄了,
类似于激光雷达,不是不好,就是贵,普及难。买车的人不会真在乎车上2k的成本增加,但是投资充电桩的,回报周期从2年到10年就没法接受了。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比较粗放,统一管理,也就是国网的顺序充电哪一个方案,容量利用率不高。但是充电桩投资方面少点。
--
FROM 175.174.162.*
目前的普及率不够高,商业停车场,很难赚慢充的钱,只有存量电车市场上来以后,比如一个小区一半车都得充电。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而投资充电桩的,绝大部分都是直流桩。那些个别的慢充桩完全是单位用户合作的,他就帮忙干点活,直接运营的有,但根本不赚钱,否则充电桩公司都搞慢充去了。
--
FROM 175.174.162.*
按电容量分区断电啊, 其实本质和工厂高峰轮流断电一样的,容量释放了一些就开一些。
这个靠电表控制就很足够了。也不麻烦。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上很多车已经做到了一周甚至开的少好几周才充电,这是纯电。插混基本自己有桩的话每天都会插着充电。这个需求差别比较大,直接统一成7kw,同时充电的时候肯不合适。这就容易造成都等着晚上一窝蜂充电,两小时就结束的情况,而纯电100多度电池一晚上也充不满。
--
FROM 175.174.162.*
本质一样,达到电容上限了而已。只要达到能充分利用电容,并且成本更低的效果就可以。
用户体验区别也一样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厂轮流断电不是常态,极个别地方偶发情况,双方都不愿意这种事发生。
--
FROM 175.174.162.*
可以动态根据电容上限随机关闭部分充电桩呗,不一定非得卡死时间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啊,不考虑夏季和冬季?
--
FROM 175.17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