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蔚来直播】李斌的主要观点有整理合集的吗
rt
腾讯新闻老总问他有没有可以传授的宝贵经验,他说不敢,知道网上很多人传授他该如何做CEO
--
修改:chuangzilin FROM 202.99.52.*
FROM 202.99.52.*
不重要,重要是第二天又有融到资
【 在 chuangzilin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腾讯新闻老总问他有没有可以传授的宝贵经验,他说不敢,知道网上很多人传授他该如何做CEO
--
FROM 49.93.224.*
斌哥融资能力我绝对超过贾老板了,历史第一
【 在 wsnsw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重要,重要是第二天又有融到资
--
FROM 222.128.7.*
我觉得还是贾老板比他高不知道哪里去,贾老板简直是无中生有卖空气。
蔚来这次好歹首家半固态,均速83的千里续航,实打实的实力贱卖。
【 在 kxtjmn 的大作中提到: 】
: 斌哥融资能力我绝对超过贾老板了,历史第一
:
--
FROM 49.93.224.*
个人想了解,哈哈
【 在 wsnsw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重要,重要是第二天又有融到资
--
FROM 202.99.52.*
累计融资接近1000亿,贾老板没这么多吧,而且盈利和市值上涨目前看也遥遥无期啊
【 在 wsnsw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还是贾老板比他高不知道哪里去,贾老板简直是无中生有卖空气。
: 蔚来这次好歹首家半固态,均速83的千里续航,实打实的实力贱卖。
: :
--
FROM 222.128.7.*
还是一个实干家
【 在 kxtjmn 的大作中提到: 】
: 累计融资接近1000亿,贾老板没这么多吧,而且盈利和市值上涨目前看也遥遥无期啊
:
--
FROM 202.99.52.*
蔚来李斌完成1000公里续航挑战 13小时直播回应一切
https://mp.weixin.qq.com/s/ragaO7veOADzzccStJQ1tA
原创 张小珺 腾讯科技 2023-12-17 22:47 发表于北京
作者:张小珺
出品:腾讯新闻《远光灯》
2023年12月17日早间6点30分开始,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联合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一起,开启一段亲测电池包之旅。他们从上海出发,前往福建,亲身测试蔚来“150度电池包”,挑战自驾1000公里的路程。最终于晚间19点43分完成该挑战。
腾讯科技
直播开始不久,李斌就建议以后汽车公司所有重要测评,都让CEO亲自下场直播测试。“这是不是挺好?”李斌说。过程中,李斌直接连线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互动,李斌说:“你们最近X9这么火,我也强烈建议搞一个直播。”
此外,在超过13个小时的直播全程中,李斌悉数回答了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崛起、全球产业格局巨变、以及管理、资金财务、人生等问题。他也评价了一些近期热议话题,如港剧《新闻女王》、俞敏洪和董宇辉等。
他预测,十年后(2035年)全球前十名的汽车集团里面有五家会是中国公司。
同时,他呼吁中国汽车企业要尽快建立一个全球市场进入的协同机制。倘若不能建立中国汽车产业共同的竞争力,“我们真的会浪费这样一个时代的机遇”。
以下是二人测试路上对话的精华部分。
01
谈这次活动的起因
黄晨霞:其实挺好奇,你啥时候开始有这个想法——亲测150度电池?
李斌:一是,150度电池包,用户和行业非常关心。150度电池包是全球量产电池包技术中最先进的。我们做完了所有车型的公告和测试,近期开始爬产阶段。不久的将来交付给用户。
二是,前段时间,我们有三个荷兰用户,他们自发去参与一个比赛。这个在欧洲是传统,从挪威最北边开到西班牙,全程6000公里。看哪个车开得快,用时最少,要把补能设施考虑进去。ET7本来续航就挺好,他们三个人轮流开,72小时51分钟完成了6000公里。挺疯狂的。我们是第一名。现在能耗到14.5,意味着我们可以挑战1000公里了。
去年9月底我跟(秦)力洪在欧洲慕尼黑10天,一路工作一路开,正好测一测欧洲ET7的表现和沿路团队工作、基础设施的情况。我们用了10天到了奥斯陆。每年都要搞一个有意思的旅途。
最近不是续航的各种测试挺多吗?以后建议CEO要不自己上来测试一下,搞个直播,这是不是挺好?
黄晨霞:你这个建议特别好,要把行业汽车最重要的测评标准提高,都得CEO亲测。CEO都能搞得定,一般普通用户肯定也差不多。
李斌:是。
黄晨霞:我记得蔚来刚创立没多久就提了一个想法,叫“油车能去的地方,电车都应该能去”,今天是无限接近还是实现了?
李斌:我们现在有2200多座换电站,20000多根充电桩,还接进来很多第三方的桩,还有电池包。我想说,“油车能去的地方,电动车都能去”,今天对于蔚来用户来说,在中国的范围内应该是一个事实了。这个目标不容易。过程中挺漫长的。我说这个话是2017年,已经快6年前了。
现在蔚来布了70多条加电风景线。比如你要去漠河,要去珠峰大本营,还有独库公路,都已经有了目的地充电线。这些地方叫加电风景线,平时你不会经常去,但是你想去,能不能支持你去,经过了我们团队过去几年的辛苦努力(已经实现)。
黄晨霞:加电风景线,目前是蔚来车主独享,还是说能惠及更多电车?
李斌:充电是对外开放的,我们的充电设施80%多电量都是蔚来以外的品牌(车主)用。
很多人知道蔚来换电,我们是中国做充电最努力的汽车品牌。我们现在有两万多根充电桩,包括超充桩和加电风景线,都开放使用。我们现在换电也宣布对外了。100多个汽车品牌用户都会用我们的充电桩。大家都开始建基础设施,电动汽车的用户体验肯定越来越好。
可充可换可升级。今天说可升级,150度电最大的意义,平时75度电,偶尔出远门就换个150度电,75度电ET7开,公告的续航里程是530公里。你开这个,我们公告续航是1050公里,基本翻了一倍。1000多公里,基本上主要受限的就是体力,不是电池了。大部分油车也跑不了那么远。
02
谈《新闻女王》与管理
李斌:最近有一个片子叫《新闻女王》,你看了吗?
黄晨霞:挺好的,对职场方方面面,有淋漓尽致的刻画。前段时间跟他们讨论一句话,正好今天可以向斌哥请教一下。
当时有挺多人引用:一个公司里有三分之一的人干活,三分之一的人躺平,另外三分之一的人在阻碍干活。你作为连续创业者怎么看这句话?这本质说的是公司的组织管理和人性问题。
李斌:拿我自己来说,我差不多也是三分之一的我想努力干活,三分之一的我想偷点懒,三分之一的我按惯性在做。我觉得也正常。人都不是完人,组织也不是完美的组织。我们还是要实事求是。
黄晨霞:作为一个CEO、一把手,你怎么识别三分之一很努力的人?
李斌:这个还是很容易识别的。一个公司要有基本的绩效评价标准。关键是什么呢?作为一个CEO或者管理者,你一定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你一定要知道有些人跟你意见不一致,但他为了公司的利益,为了用户的利益,你要尊重这件事。很多时候如果你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容易去评价。
如果你自己不能真实面对自己,就得不出对别人的客观评价。很多时候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这是上行下效。你是CEO,你是这样的人,你的减一层也是这样的人。你的减一层大部分是这样的,下面的人也是这样。这是公司的文化风气。我们会把真诚放在第一位。
03
谈创业初心与压力
黄晨霞:当时2012年创业的时候,心中的梦想是什么?
李斌:我给自己立了几个目标。一是希望能做成一个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确实不容易。2012年那个时间点,中国汽车产业虽然大,但我是觉得智能电动汽车是一个机会。
第二,2012年,当时北京的雾霾比较严重,我还在做易车,鼓励大家买车,有点负疚感,特别北方雾霾那么严重,还是觉得应该做一些事情。
跟我人生阶段有关系,2013年、2014年准备当爸爸。差不多快到40了,我1974年的,觉得应该对自己有一些要求。
第三,我觉得汽车行业服务用户的方式应该有一些改变,我们要做一个用户企业。——这三件事让我有这么一个想法。
但是确实做了蔚来以后,和以前比,生活质量下降得太多了。
黄晨霞:生活质量的下降,主要是没日没夜地工作?
李斌:汽车行业做一个创业公司非常难,资金门槛、技术门槛,各方面的门槛非常高。技术门槛,不像开个餐厅,可能只要和周边的人竞争就好了。汽车产业要和全球汽车那么大的巨头一起竞争。这个过程中要投入技术、人才、资金,各方面怎么能跟得上?这中间谁也不是神,都有学习的过程。任何犯错的代价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压力很大。
我们很多朋友说我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
黄晨霞:互联网经常说迭代,有时候可逆的成本低,但汽车显而易见试错成本有点高。
李斌:非常高。比如说一款车,你的定义做得不够精准,你对用户的需求判断不是那么准确。因为你要判断的是两三年、三五年需求的变化,这里面如果你要改正这个东西,就得等好几年后,可能要浪费几年的市场窗口。你一款车几十个亿都投入进去了,要改正错误要好几年才有这个机会。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你要活下去。第二个,你的投资、你的模具,做得不太好,都可能至少是几百万几千万的代价。
黄晨霞:3D打印开模成本我是知道的。
李斌:还有市场竞争千变万化。不管是什么方面的营销策略错了一些,纠错成本非常高。比如库存预测,你的生产预测做得差了一点,都不行。我们都交了很多学费,每件事情说起来都交了非常、非常多学费。
04
谈即将来临的NIO DAY、官宣新车型ET9
黄晨霞:下个周末的NIO DAY,之前有很多信息陆续出来,说今年在NIO DAY上发布一款受人期待和瞩目的新车。有没有可以剧透的?
李斌:这叫官方剧透,12月23日NIO DAY会发布我们行政旗舰轿车ET9。
行政旗舰就像迈巴赫,宝马7系、A8还有一些比较运动风格的、比如保时捷的Panamera(帕拉梅拉)这个市场。这个市场一直是中国品牌进入不了的市场。我们认为在智能电车时代,行政旗舰从来都是科技旗舰。在智能电动时代,行政旗舰怎么定义,我想中国企业,当然包括蔚来,我们是有机会去参与这样一个定义的。
我们这一次发布ET9也是向整个产业和关心我们的公众,给大家看一看我们这几年潜心投入研发的一个结晶著作,也是代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去挑战真正的高端品牌最皇冠上面的明珠。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NIO DAY发布第一代ES8的时候让行业看到了我们的进取心,我们当时有太多原创的科技了,今天你可以理解成为我们经过了从小学到中学,现在是交我们的一个新答卷。是我们这么多年的潜心投入。
黄晨霞:在智能电动车市场,尤其是今年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激烈,大家强调性价比,我们逆向一步看向高端,这在我看来是敢为天下先。有一些人会说,我不要在前期做这么大研发或前瞻性投入,等到市场更成熟一些或者竞争对手往前探几步路以后我再做,你怎么看?
李斌:这个要看你针对哪部分市场的用户,这是挺重要的。你如果是针对高端市场的用户,像行政旗舰必须是技术旗舰,如果你不是技术领先,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高端品牌呢?
这并不是简单说你把车的价格卖高一点就是高端品牌,高端品牌意味着创新的引领。如果你针对的是在一个高端品牌定位,你必须保持技术投入,不然品牌没有支撑基础,当然也包括服务。
如果针对大众市场品牌,你的竞争对手是丰田,这样一些家用车市场,你采用一些成熟技术或者是过渡型的技术,或者不一定每件事情都要保证那么高的领先性,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你的定位决定了你的战略。这之间可能没有好坏高下之分。每个成功的公司都有自己成功的路——法拉利有自己成功的路,丰田有自己成功的路,从我们来说2012年有想法的时候就决定从高端做起,只有定位自己成为高端品牌才有可能应用这种创新的技术。技术需要持续长期的投入。
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呢?先通过蔚来品牌进入高端市场,去给我们的技术创新打一个基础,提供一个平台。再通过我们大众市场的第二品牌、第三品牌把这些技术服务更多的用户,比如说智能化投入,电动和汽车相关的一些技术,包括换电、充电等能够应用到更多车型上面,去设计针对大众市场成本更低的车。
黄晨霞:斌哥可以聊聊这些年蔚来在技术上的布局吗?什么样的业务需要自研,什么样的业务通过并购就好,什么样的业务需要通过产业分工让别人或者伙伴来做?
李斌:我们做了创新科技日NIO IN,叫12个技术全栈,因为智能电动汽车让汽车行业再一次成为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成为了一个高地。
在这样一个变革时代怎么定义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以前你说发动机变速箱是汽车的核心技术,现在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因为智能化里面就很多,电动里面也有多驱动系统,你像电池对吧?汽车里面智能化电池汽车软件属性很强,很多硬件背后的技术支撑是软件,12个技术全栈跟大家说清楚了蔚来这么多年技术的构架。
我们公司负责研发同事直接向我汇报,十几位负责研发的同事是直接向我汇报。开玩笑的话,我虽然是文科毕业但我认为我也是一个理科生。
从蔚来成立第一天起,我们给自己设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希望参与全球的智能电动汽车这样一个竞争。就像当年为什么早期我们创业初期,腾讯作为我们投资人一直到现在也很支持,因为我们设定了这样一个目标。
以前汽车是一个机械产品,如果拿音乐做比喻是像打鼓,比较好统一节奏。但现在来看,有的东西是一年一更新,比如说芯片;有的东西可能是四五年一更新;有的东西可能是两三年一更新;有的东西每天甚至每秒钟都在进化,像现在AD系统。怎么在智能电动时代这么多这么复杂的体系能够变成一个统一的?整个要具备的能力非常不一样。
我还拿音乐来举例,现在相当于交响乐,鼓还有钢琴、小提琴、各种管弦乐各种东西。交响乐比单独打鼓肯定复杂,但感染力体验力也好很多。
黄晨霞:我插播一下,ET9多少钱,要一百万吗?
李斌:在造型上面,大家知道蔚来造型整个风格比较克制,我们有自己追求,也比较符合行政旗舰用户的一个品位,所以总的来说你可以想,你要买100多万的迈巴赫、帕拉梅拉还是买我们ET9呢?我们价格还是给点时间,我们价格肯定是对得住一个百万的行政旗舰,绝对对得住的。
05
谈俞敏洪、董宇辉与媒体激励机制
黄晨霞:我记得俞老师(俞敏洪)这两年有一本书,我印象还挺深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他把一路上做企业的筚路蓝缕和高光跟大家分享,我在想,很多企业家做企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企业家都会有类似的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我很想问问你。
李斌:大家还是要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不管是成功的失败的,遇到困难的还是一帆风顺的,不管是高光时刻还是谷底、至暗时刻,企业家是全方位投入创造就业,给社会增加活力,哪怕可能是两三个人的小公司,或者是街边店等等之类的,我觉得所有这种愿意全力以赴做事情的人,当然也包括职业的这样一些工作的都一样的 ——应该尊重每一个认真对待工作、认真对待生活的人。只要他没有违法或者违反社会公共道德,不应该是简单嘲笑成功失败。
黄晨霞:不要简单把每个人标签化,人生很长,每个人都足够丰富,标签化就有问题。对成功定义不要过于单一,太单一就会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这样只会内卷。
李斌:你讲的非常对,他可能在别人眼中是失败,但是他自己无怨无悔,对得住自己和世界就可以了。
黄晨霞:昨天看俞老师跟董董宇辉的直播回应,董宇辉说了一句话,“每个人在有压力和焦虑情况下有些时候有一些过度,这是人之常情,你可能说了一些没有真的过脑子的话,话语有点伤人,这个时候周围人是否可以理解包容,就会使得世界变得不一样。”
李斌:现在的社交媒体或者是媒体的回馈激励机制容易让极端观点有流量,会助推很多社会不好的风气,这个是不管你怎么样都要面临这样的事,就像我们不管怎么样一直都是招黑体系。我自己还好。
燃油车的梗,这些年我自己被深刻教育了。每一个买不同的车或者买不买车的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理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要避免自己也被带到这个极端的语境里面。
06
回应“好人李斌”
黄晨霞:好像是你员工的爸爸妈妈,说“我的孩子在蔚来上班,李斌是一个好老板”。后来大家说“好人李斌”。
李斌:怎么感觉是挖苦的?
现在很有意思,因为蔚来同行很多,媒体说蔚来是一个长期主义的公司,我现在说咱们还是长期主义,是不是短期执行就不重要了?那肯定不是。
你很容易当成一种文化,就把它当成短期不做好的借口,所以我最近在公司里反复跟大家说一定不能因为我们有很多长期的思考不去做好短期执行,长期主义不是不做好短期执行的借口。
黄晨霞:你觉得“好人李斌”,对一个CEO来说是一个赞美吗?
李斌:我是觉得大部分人感觉都是要那种横刀立马、狼性十足、杀伐决断的,不同人有不同的管理风格,我经常讲立场和原则要坚定,但是你的手段要灵活一些。
黄晨霞:总结两个,一个是要长期主义,但长期主义的思考不应该成为影响行动力的借口;如果是从是不是好人或者从领导力的角度,首先要有战略的定力。
李斌:需要有一些同理心,需要包容性,需要适应外部变化,这两个之间真的不矛盾。
黄晨霞:还有一个就是做事情比较有底线,这个对这个世界太重要了。
李斌:非常重要,人到最后能对得住自己的内心,这个其实挺重要的。
07
谈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黄晨霞:你怎么看现在全球汽车竞争格局?以及未来三到五年全球汽车产业竞争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李斌:我觉得今年汽车产业发生了一个很好的历史变化是什么呢?中国的汽车出口跃居世界第一,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本土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是60%,从以前甚至不到40%,到现在的60%,这两个事情都印证了我在几年前的判断——智能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引领全球变革的一个历史性机遇。
我最近几年做了一个梳理,就是智能、电动、汽车这是三个特别大的行业,那每一个行业它都有四个成功要素,这个成功要素是什么呢?——首先是市场规模,你自己的市场规模是不是大,这挺重要的,你本土市场不够大你挺难的;第二是你的供应链基础,你的供应链体系强不强;第三个是你的人才和技术的能力;最后一个还有你的产业政策是不是稳定持续,并且目标明确。你如果把三个大的行业乘以四个成功要素,你都看一块,相当于有12个成功要素。
你想想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对中国来说都是在这12个领域,这12个成功要素里面都是能参与全球竞争的,我觉得是数一数二的。市场规模就不用说了,供应链也不用说了,人才技术我觉得中国这么多年培养了非常多的这方面的人才,而且都是非常拼的一群人,也非常拽,拽有好有坏,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竞争能够开放,竞争肯定能让大家成长更快,还有产业政策确实也非常持续,目标非常明确。
你看任何一个其他的地方都比较难一些,欧洲在智能化方面有它的挑战,欧洲产业支持政策也还不错,但是欧洲的智能化一直是短板,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当然欧洲的供应链相对成本也要高一些。
日本的话,它本土市场肯定小一点,它的产业政策对于这些东西也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他们相对来说比较矛盾,比较犹豫。
美国,他们供应链的基础是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了,成本确实太高了,而且美国还有一个产业政策,因为它是两党的政治,共和党上台了,他都不承认全球气候变化这种事情,民主党在气候变化方面他们还是有自己的政策主张,但是他们会老变。
所以如果你回头去看的话,中国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因为我们这样一个大的市场,我们是完全有机会去参与这样一个汽车的变革。如果我们只看新能源,确实中国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量占全球60%以上,今年可能还不止。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成就,当然这里面有非常多的优秀企业,每一家都非常优秀,很多都是各种各样的创新。我们一定会利用这个大的本土市场,一定会开始进入到更多其他的市场。这个会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黄晨霞: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李斌:这都是非常历史性的事情,我真的还是非常感慨,因为我2000年做易车,我一开始从互联网的角度进入汽车行业,中国这一年200多万辆车,家庭轿车才几十万辆,是现在的几十分之一,家用汽车可能只有现在五十多分之一,很难想象,后来不到十年,中国就跃居汽车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我想过去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真的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就连我们今天车的电池这个事,我们在2015年刚立项的时候,我们当时看三星的电池比宁德时代电池确实各方面评估要领先一到两年,到了2016年的时候,我们评估只领先一年了,后来因为萨德和很多事件,中国用韩国的电池就不是那么合适,我们就把宁德时代从副供变成主供,你看宁德时代这么几年就已经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电池动力的生产厂商,从福建一个地级市的企业引领了整个全球动力电池的产业发展。
黄晨霞:一个企业改造了一个城市。
李斌: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里面是全方面的开始领先,不光是规模的领先,包括成本的领先,现在是技术创新的领先。确实五年前我很难,没有办法去想象我们今天车360瓦时每公斤的能量电池包能量产,而且是在中国最先量产,你很难想象这个事情,但今天就变成了一个现实。
中国有创新的土壤,有这样一个产业基础,有我刚刚讲的12个关键成功要素都是具备的,我们把这个事情理性的分析一下,就知道我们作为产业的一分子还是要有充分信心。
黄晨霞:前程远大。
李斌:这是底层逻辑,虽然有的时候因为国际政治形势现在也是千变万化。但是我觉得机会是大于风险的。
08
评价美、日、韩和欧洲车企
黄晨霞:在这样一个格局下,汽车有在全球范围的几大核心势力,比如欧洲的车企、日韩的车企,还有美国的车企,包括中国车企,斌哥是怎么看未来三到五年,这当中主要车企势力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李斌:过去这30年谁是全球汽车市场的赢家?最近有标题说“看到丰田的利润,蔚小理都沉默了”。毫无疑问,丰田是过去30年从全球经营指标来讲最成功的公司,它各方面在燃油车时代,包括混动的时代,它正好match,各方面的东西正好都匹配了。去年,现代和起亚在中国卖得不好,但是去年现代和起亚在全球卖了600多万辆车,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
全球3000多万辆的规模,我们中国的品牌,假设中国占60%的份额,或者占出口的中国品牌也突破不了2000万辆,其实和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下一个十到二十年,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韩企业。
日韩企业,我们首先是在本土市场和他们竞争,我们看韩国企业基本上很难了,在中国,不管是现代还是起亚,二线阵容都非常难了,已经证明了他们现在在中国无法参与竞争。日本的公司,这两年的市场份额下降的非常厉害,今年上半年好像是17%吧,最近已经是14%了。
我自己有一个设想,十年后全球前十名的汽车集团我估计有五家是中国公司。这是我替整个中国汽车同行替他们立的flag。这是我的基本判断。
黄晨霞:刚刚说了日韩,你的意思是说在未来五到十年,日韩可能在本土市场之外的其他市场竞争力不一定,跟中国企业狭路相逢的时候,可能还是中国企业更胜一筹?
李斌:这个肯定不是那么容易,这个竞争我们当然有雄心壮志,但是回到真正的现实,其实这些国际的同行他们也是有非常大的优势的。
黄晨霞:怎么看欧洲企业,因为下午我专门看一个评论,有一个用户还专门问你,因为我们早上说像荷兰的用户开着ET7开了6000多公里,就问像蔚来进入欧洲市场后有一些什么经验的沉淀?哪些地方吸取了经验教训?哪些地方发现了机会?
李斌:我挺佩服欧洲车企变革的决心。欧洲车企的战略制定能力还是挺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举一个例子,拿大众来说,大众不管是和像小鹏的合作,还有和地平线的合作,包括他们在合肥设立了一个除了狼堡(大众总部所在地)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这个和他们在三四十年前一样,他们认识到的中国市场巨大的机会,他们认识到把中国作为研发中心的巨大机会。
我今年9月份在慕尼黑做了一个演讲,一开始大家是把中国当成一个市场来看,后来把中国当成一个供应链基地,现在欧洲很多车企当成一个研发的中心,这其实从一个战略的思考角度来讲还是看得挺远的。
他们是足够敏锐,而且非常务实,也能够做出这个决策。你如果去看,包括奔驰、宝马,他们德国的公司在这方面确实是非常务实,他们在中国纷纷加大研发。那这样的一个竞争呢,如果你真的去依赖中国市场,你就把中国市场当成不是简单是个赚钱的,你在中国把它当成一个研发,并且把中国的能力变成全球能力的一部分,全球能力本地运营。
他们的战略思考和执行还是挺值得中国的企业去学习。欧洲,特别是德国的汽车企业在中国还是能够一起经历这个变化,这是我的一个预判。你看确实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在中国这方面的这种布局就要少很多,他们自己可能在美国的布局也许比较多,但是在中国的布局就少很多,他们在这方面的这种思考的深度和战略的执行力,和德国的几家头部公司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黄晨霞:这两年除了全球的竞争格局变化,现在国内整个汽车产业也在发生剧变。发生剧变的时候,也是你追我赶,甚至有些时候也挺内卷,但是如果放在全球的竞争格局来看,你觉得中国的汽车企业在面向未来竞争的时候,有哪些是值得关注的?
李斌:我确实有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当然能够促进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共同进步。但是如果是,我觉得最近有一些没有底线的互相攻击,这有可能会让中国汽车产业丧失时代机遇。
黄晨霞:会万劫不复吗?
李斌:这个就是全都不挣钱,或者全都花很多时间在这些低效的事情上。
黄晨霞:我记得在之前中国有一个行业,在海外市场上也曾经出现过类似情况。
李斌:曾经中国的摩托车产业非常有机会,中国基本上占领越南市场了,后来在海外,中国反正到海外去内战,后来中国的公司去就这么搞,也没有什么协同,被彻底打掉了,又是日本公司的天下,也挺可惜的。
特别是中国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协同的机制。这个真的是特别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协同的机制,不能实现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共同的竞争力,我们真的会浪费这样一个时代的机遇。
黄晨霞:平时你们见同行或者私下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会聊这些话题吗?
李斌:也会讨论,但是因为毕竟我们的大部分中国公司都还是“创一代”,大家体现出来的特点都是狼性十足,在内卷方面肯定是表现突出。
我是强烈呼吁我们要尽快建立一个全球市场进入的协同机制。
我的判断和预测是,2035年全球前十名的汽车集团里面有五家是中国公司。
黄晨霞:我们把这个到时候划重点,十年后再过来验证一下。
李斌:如果我输了,每少一家我给你一盒NIO Life的饼干。(笑)
--
修改:chuangzilin FROM 202.99.52.*
FROM 202.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