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特斯拉FSD V12在美推送了
我指的降本是一体压铸、8向阀。
激光雷达就跟阑尾一样,属于多余的部件,这是合理设计,不是降本,我前面阐述过,懂得都懂。否则你解释不了几十块钱的超声波雷达都砍掉,为啥那么贵的矩阵大灯不砍掉。
我在21年订车就已经和本版激战过了,现在新势力开始吹无图了,只有极越玩明白了(现在带占用网络),可笑的是某个“新势力”自己玩不明白,落后人家半年,还带节奏。
一体压铸、8向阀、bev+transform、occ,这些已经是回旋镖了,所以和反对者讨论这些完全没有意义,再过两年,大家吹端到端的时候,可别忘了今天多么吹规则导向的辅助驾驶。
【 在 yuanda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降本就承认即可,没必要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借口
: 没有仪表盘,说是不需要,那为啥x和s又需要了
: 很多人,自己就是个用户,总是站在特斯拉公司的角度去洗涤,不知道大脑是如何思考的。。。
: ...................
--
FROM 114.246.97.*
前面有人说了,激光雷达辅助驾驶有50多家再搞,初期非常容易出demo的,不同阶段不同方案都有合理性。
【 在 yuanda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老家有一家乡镇企业就是特斯拉的供应商,没啥技术含量,无非就是选哪个方案而已。
--
FROM 114.246.97.*
恭喜啊,希望国内早日用上商汤那套端到端。
【 在 corcovita 的大作中提到: 】
: 活在别人的小视频体验里也挺好,别吹什么bev+transformer,头部的哪家不是呢
--
FROM 114.246.97.*
前两个版本的纯视觉就是,感知模块已经和美国对齐了,感谢白鼠(真的是白色)。但fsd 11那套还没下放啊,23年初已经有本地化团队来,传言1季度灰度,根据fsd 12的特性,本地化真的太容易了,租个算力中心训个把月就完事。
【 在 PaoloMaldini 的大作中提到: 】
: 啊,你咋体验的?
:
--
FROM 114.246.97.*
12的端到端架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迅速本地化,法规障碍如果扫除,后面没难度。
看了几个demo,虽然有犹豫的地方,但亮点也不错左拐被遮挡、左拐拥堵、左拐预先提速,都很果断与坚决,和人很像,性能蛮期待的。
我现在天天用EAP,除了变道太傻以外,还不错,我估计上班路上fsd10几个红绿灯都可以搞定。
可喜的是,路线上国内照抄就行,现在学会了感知,这套系统实用性各家已经没有差异了,爽着用就行了(以前那套目标后融合实在太垃圾了)。至于规则导向,只是现阶段的技术手段而已。后面迭代就行。
byd这方面投入很大,哪怕落后一点,其实不大,因为控制这块做入端到端,国内学术界也刚刚搞定而已。后面智驾就是堆数据、训练就完事,先行者的优势,其实没多大。这玩意就跟我们早期做ocr,各模块各种trick,到了18年直接端到端开始搞起,乱拳打死老师傅。辅助驾驶规则控制这方面一样样的。
再次申明,这是辅助驾驶,司机负责。激活辅助驾驶,必须有系统监控司机视线,现阶段买配重块、滚轮欺骗的人自己找死,商家无良。
【 在 yuanda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论是哪个方案,都无法落地,所以特斯拉也没吹一件无法落地的事情
: 说实在的,要是只应付高速,ACC用着差距也不大,我亲自体验过。。
--
FROM 114.246.97.*
你觉得差是因为人家带市区辅助。。。
感知这块,就是之前的多摄像头目标后融合,改成了向量空间前融合,真的也没啥,但21年我就已经发现这性能和之前肯定是云泥之别,果断下单。
前后差异有:
1.毫米波会检测到路面凸起(减速度、井盖突起、桥梁连接突起灯)、天桥作为目标,引起急刹。
2.目标级别融合,单摄像头只能检测到大目标的一部分,靠规则融合成一个目标,容易出现鬼畜,进而造成急刹,比如旁边大车飞向你(后方这种情况我观察到几次);新版本你观察周围大公交货车,最多前后振动,不会鬼畜发飘了。
3.行人虚捡,单摄头的虚捡很难处理,隔离带会有“鬼”导致急刹车;新版本直接从底层避免了这种情况。
4.摩托车导致急刹,这在五环狠常见,因为目标检测+雷达速度融合没那么好,导致轨迹判断很难做。新版本直接输出目标的位置速度轨迹,稳定性大幅提升,目前没了这种情况。
5.新版本可以更准确的预测150米外静止的货车。你发现没,本来大灯是亮的,超远有车或人,它就关掉了。此时车机还没有目标的显示。
总的来说,这套纯视觉做好了,实用性是没问题的,但司机还是要盯着路,因为长尾问题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甚至解决不了。
【 在 PaoloMaldin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行,感觉还是差太远了。。
:
--
FROM 114.246.97.*
如果国内法规通过,1个月迭代一次(租算力很贵),几次以后就和美国没有差异。
车还可以开到报废,辅助驾驶依然是主流水平。
【 在 yuanda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斯拉的优势在哪儿?几年能落地?
: 车能开几年?
--
FROM 114.246.97.*
不止2017年,更早的hw2.5,付费购买fsd,免费升级hw3,国内也有案例,车主打官司,免费升级了hw3。
但hw3升级hw4不行,唉。
【 在 Mayo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说FSD连2017年的老款车都能上车
:
--
FROM 114.246.97.*
AMD可以玩“grok”,唐诗三百首。。。
大模型上车的,目前就极越做到了。
【 在 May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想付费把Atom换成AMD……
:
--
FROM 114.246.97.*
国内1%。。。车友群了个别人还不敢用AP。
未来已来,你仅仅是觉得acc有用。从定速到acc是一个提升,从acc到lcc是个提升,从lcc到noa是个提升,从noa到普通道路,也是提升。
就算永远到不了L5,但演进过程可以提前合理使用。现阶段,lcc已经很实用了,普及度也很好了,市区环线快速路,常年速度上不去,机器替代人有啥不好呢。
我的场景,几个左右转、高速快速路、最多能遇到10个红灯,如果交给机器,会轻松很多。
根据现在版本对摩托车的响应,我不太担心外卖鱼雷,毕竟四周几十个目标都在监控,也不担心鬼探头,因为摄像头比司机看得远多了,v12对此的反应表现比司机好多了,我只担心系统无度礼让行人。。。这方面必须接管。
【 在 yuanda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的普及率都不到20%。。。
--
FROM 114.2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