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阿尔卑斯还真有点翻身可能
竞争对手故意释放的蔚来成本管理不好,不然怎么拉拽,我都知道当时是谁出的主意
商战很残酷,mega这次也是被恶意狙击了
只要阿尔卑斯价格能低于model y并且配置还不低,就能证明蔚来本身的成本管理没问题,换电也不会导致价格高,同样也能推理出蔚来价格的物有所值
阿尔卑斯大卖才能让人真正接受蔚来的高价,Mega大卖才能证明理想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混动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还是左右互搏
: 阿尔卑斯做好了,贵10w的es6卖给谁
: 另外,蔚来的成本管理能力实在堪忧
: ...................
--
修改:gaozhuang1 FROM 58.246.3.*
FROM 58.246.3.*
毛利率很好控制的,蔚来品牌的产品定义不是面向目前大规模转向电动车的客户群体
比如说mega,怎么算都算不出来比X9贵那么多
但是其实两者只差30%多,用料找高一档配件商就能直接高20%了,还要预留费用给更精细的售后维护,不信的话看售后有多少喷小鹏的,这些都是钱而且没法解释清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蔚来品牌就10点多的毛利率
: 便宜10w的alps多少毛利率,实在是不好猜
: 蔚来的毛利率反正也挺迷的,
: ...................
--
FROM 58.246.3.*
隔壁贴还有说为什么要买理想不如去买传祺的,这个太夸张了,样子都一样里面都不同
--
FROM 58.246.3.*
在分配bom成本的时候就要控制:
1. 准确地市场定位;
2. 定位地市场群体确实买单了。
只要以上两者都对了,15%左右的毛利率就能得到保证。
剩下的5%才是靠工程技术能力。大部分人把这5%当成了能力。比如说小鹏,执着于这5%的挖掘,对15%的产品定义跟市场洞察几乎不管。1跟2都没做好。蔚来做到了1,但是2没有洞察准确,所以毛利率低于15%了。
比亚迪/理想/特斯拉1和2都做到了,毛利率必然在15%以上。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饿。。。。
: 第一次听说毛利率好控制的,只能师母一呆了
:
--
FROM 58.246.3.*
看我上面说的,定位群体在观望,转向的人群不要那些砸了钱的调性,为了保证销量,就要降价去迎合对应人群。
阿尔卑斯越不像蔚来,跟蔚来分的越开,成功的概率越高。
阿尔卑斯跟蔚来走的越近失败几率越高。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果导向呗,这么贵的车,毛利率这么低,原因是啥
: 财报披露的数字不够多,也分析不出来
--
FROM 58.246.3.*
不是这个意思,是根据定位人群决定的bom分配跟选料,但是定位人群没到转变时候,也是现在mega遇到的问题,如果一开始就把目标订到性价比的工薪中产,那就会根据工薪族的喜好跟接受度分配配置跟选料。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翻译一下,就是销量预测错了,没卖掉,所以单车的成本就变搞了
:
--
FROM 116.238.54.*
主要是CEO本人的洞察力+天时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意思啊,这不是成本部门的问题吧
:
--
FROM 116.2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