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日盛况犹如昨日,满版皆是DMI5.0
相比秦plus拉皮10cm,贵2万,可能刹车什么的还简配了,貌似并没有啥特别意义啊
为啥对所谓中级车这么执念呢
迈锐宝也是中级车,还卖过9万多呢
五菱星光也是中级车,现在起步才8万
过去b级车贵,一方面是智商税成分,另外一部分是动力,nvh都要更好,标配配置要强很多,秦L相比秦plus这些都完全没差别
我还是觉得8万的秦plus是逆天车型,秦L没啥特别的啊
本身B级车比A+应该贵很多这个信仰就挺奇葩的
【 在 stillw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次的点不是dmi5,是998中级车,省油不省油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在绝对低价面前,哪怕比亚迪炸了都要夸它好
--
修改:wrsea FROM 223.166.104.*
FROM 223.166.104.*
新技术除了省油,其他在使用中又感觉不到,刹车什么可能还是退步的。nvh也和A级车没差别。
至于省油这事,用个10年能省出5000了不起了。
而且不能只考虑新技术优点啊,新技术缺点就是后续出问题概率可能会大于老技术,毕竟老技术的小毛病基本都迭代修改过一轮了,或者说经过实际检验了。
这就好比涡轮+dsg比大排量自吸+AT省油也先进。但如果不在意那油耗差别的话,其实还是大排量自吸+AT更好啊。
【 在 tgftgf163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更新了新一代的技术啊
--
FROM 223.166.104.*
嗯,但老技术至少目前已经有相对较长的验证数据。
而且通常来说,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缝缝补补来解决。
过去捷达,桑塔纳,日系车质量好,很大程度也是使用的技术保守。现在频繁要更新满足更高规格各种问题就出来了,比如颗粒捕捉器就各种问题。
所以我是觉得新技术如果没有提升使用体验,那么经济性必须有明显优势才有吸引力。
汽车本质上是耐用消费品,而不是高科技产品
从消费者角度皮实耐用经济应该是第一位考虑的,第二位才是技术是不是够先进。
【 在 hgh357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能太迷信老技术,很多老技术也是一堆毛病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状态,最终还是要看应用端的反馈
--
FROM 223.166.104.*
秦plus空间我觉得其实基本够用了。现在家用车后排也不是天天坐成年人。过去老款X5/X3什么的后排空间那么小也不影响啥。
再说长10cm,停车难度也提升明显。
当然了这个还是看个人需求吧,也不能一概而论。
【 在 tanV 的大作中提到: 】
: 10cm对于后排就是多出一拳空间,
: 后排舒适度改善明显。
--
FROM 223.166.104.*
那也不完全是,日系这些老技术搞了几十年了。也没有太多需要缝补的地方。
如果纯粹用老技术,确实可以做到非常稳定,有些日系车型20年都没啥大问题。
但现在很多新标准,逼迫他们更快的速度更新,那就赶不上节奏了。
本身国外造车就是大概10年更新一个大版本,所以可以慢慢悠悠的搞。但现在这个节奏不行了。
【 在 hgh357 的大作中提到: 】
: 缝缝补补的模式需要大量人工去维持,而日本人口一直在萎缩,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会出很多质量数据造假事件,就是这个模式快绷不住了
--
FROM 223.166.104.*
vv是啥?
我买上一个油车时候byd还在卖唐100呢,难道唐100没停产?
btw,从我的需求角度讲,确实看不上某些就壳子大的烂车,比如某些车跑个高速都飘,当然别人买我无所谓。
【 在 googlesty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个人需求不同,
: 都像你vv也不用停产了
--
FROM 223.16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