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一些版友的评论,说新能源车以后难有豪车的概念了,我比较认同,和手机类似,手机两三千和五六千的有区别,但区别不是很明显。新能源车五十万基本就可以给到顶配,该有的都可以有,再整个金方向盘到几百万可否,当然也可以,但不是车自身的需求了,更多是情绪价值。
进而带来一个问题,一辆车不管高低端各个车企基本都能做,那凭什么让消费者买某个车企的呢,肯定要有一些附加或独到的东西。我们分析车可以像以前那样颜值、内饰、空间、续航、服务、智能化整个六边形,也可以直接看最长板和最短板,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不可接受的缺点,同时有其他车不能提供的优点,能做到这就会有最基本的销量保证。
由此,对各个车企简单点评下,无意针对谁,说的不一定对,也不想跟谁杠。
特斯拉:唯一可以卖标的车企,很多想买电车但是不想买国产的只会选特斯拉,情绪价值拉满,问题是车型几年未明显更新,除了智驾和运动调教其它方面乏善可陈;
比亚迪:全产业链的先发优势,车型销售网络完备血厚抗折腾,但是智能化相对滞后,售后相对拉跨口碑一般,现在大发展时期尚不明显,一旦进入平台期(诺基亚丰田)隐患也不小,并且背刺老车主对高端化很不利,方程豹就不说了,汉和唐有点可惜;
问界:华为带来的强动力,智驾突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是四界之后华为有点顾不过来,后续也有问题;
蔚来:换电和服务提供了其它品牌不可及的长板,但是持续亏损是个问题,并且长期努力如何被消费者快速理解也是个问题;
理想:现阶段最舒适的新势力,冰箱彩电大沙发定位非常准确,隐患在于被大量模仿之后如何保持竞争力和如何进入纯电,并且长期看L6对品牌不见得完全是好事;
小鹏:真的有点可惜,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给他贴标签,缺少独一无二的亮点或定位,但小鹏是有技术有积累的,希望早点翻身;
极氪:车机械素质不错,智能化还需发力,另外车型有点混乱,总感觉不走寻常路;
极狐:一直感觉车自身不错,但定价太飘忽了,见人下菜碟,销售体系让人捉急;
还有一些不是很了解就不一一点评了,新能源车企很卷对消费者是好事,但是指未买车的,对买了的被割韭菜就有点痛苦了。感觉后面的淘汰赛还会比较漫长,不着急的可以等等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