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增程车 能量传递 水池 示意图
不对。
发电机,电池,动力系统直接连在一起。
【 在 Relex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所需驱动功率的不同和电池剩余电量,不同工况就是2、3、4线的组合。
: [upload=1][/upload]
--
FROM 221.218.60.*
取消4,2和3直接连。
【 在 Relex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所需驱动功率的不同和电池剩余电量,不同工况就是2、3、4线的组合。
: [upload=1][/upload]
--
FROM 221.218.60.*
还是不对,取消4,把1,2,3接在一起。
1,3有开关,需要才接入。电动机是可变负载,有时也发电,是双向电路,电池也是双向电路。所以在汇接点,电流代数和为0。
【 在 Relex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你的意见,文中增加说明
--
修改:ylh1969 FROM 221.218.60.*
FROM 221.218.60.*
那也是通过2。电池只有一个出入口,不像水池有入口出口。
电源总线。
【 在 Rele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简化示意图,1、2、3、4电路首先是要接到控制系统(电控装置/部件),再连到各部件;
: 电路4不可能取消,增程车低电量时的原地充电、低速行驶充电必须要4连接。插电混动,如DMI也有此工况。
:
--
修改:ylh1969 FROM 221.218.60.*
FROM 221.218.60.*
你不会以为正极是入水口,负极是出水口吧?
就一对电极,哪来那么多口?绝对不像水塘随便开口子。
【 在 Relex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要说明:
: 1没画控制系统与各部件联系;
: 2没画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各种泵等次要部件;
: ...................
--
修改:ylh1969 FROM 221.218.60.*
FROM 221.218.60.*
那就只有一个口,画那么多线干什么。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说的能量路径
: 不是物理路径
--
FROM 221.218.60.*
要汇接到一点,给他们讲基尔霍夫定律。
四条线汇聚于一点,叫节点,节点电流代数和恒为0,这就是基尔霍夫定律。
列电路方程就基于基尔霍夫定律。
【 在 Relex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量进出示意图,不是机电系统原理图,
: 面向高中毕业生和文科大学生…
--
修改:ylh1969 FROM 221.218.60.*
FROM 221.218.60.*
能量路径也只有一个能量出入口,就一个口。画成能量总线形式更好理解。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量路径啊,这样看更简单易懂
--
FROM 221.218.60.*
【 在 ylh1969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汇接到一点,给他们讲基尔霍夫定律。
: 四条线汇聚于一点,叫节点,节点电流代数和恒为0,这就是基尔霍夫定律。
: 列电路方程就基于基尔霍夫定律。
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可以:
电动机是个可变负载,电流随意改变,而且有时正有时负,发电机是相对稳定的电源,电池就相当于水库,承担这个负载的变化,时而充时而放时而0。充电设备运行时不参与,就不用讨论了。
--
修改:ylh1969 FROM 221.218.60.*
FROM 221.218.60.*
不画在一起就出现了错误概念,好像电池可以一边充一边放,实际上没有这种可能。
看17楼,实际上是时而充时而放,绝对不可能同时充放。
不画在一起就没办法用基尔霍夫定律把事情讲明白。
【 在 Relex 的大作中提到: 】
: 示意图,不能把1234线画在一起。
: 直接连接,充电桩-发电机-电动机=歧义*3
:
--
修改:ylh1969 FROM 221.218.60.*
FROM 221.2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