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赖工推荐的车都在这里了
不在列表内的都不推荐,不推荐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用料垃圾底盘垃圾(两田+byd),简配严重(改款车都会简配,简配太严重的就不推荐了),割韭菜(理想蔚来等),不成熟(比如小米su7用料和造车态度都可以,但新车企+研发周期太短,5年后再看),平台老旧+退市风险(标志雪铁龙,马自达),造车态度差(宝马,底盘拉长没有经过验证直接上市,4,50万的车还在用回收棉),性价比差
电动
10以内
五菱宾果,海鸥,星源(观望),安全第一位,防锈都不好
10-15
大众ID3,ID4,极狐考拉,别克E5,极狐阿尔法T5,S5
15-20
零跑C16,大众ID7,ID6
20-30
轿车:极氪001,星纪元ES,智界S7,极氪007,智己L6,智界R7,
SUV:智己LS6,小鹏G9,星纪元ET,极氪7X
30以上
智己L7,极氪009
混动
6-10
五菱星光,星光S
10-15
风云T9,荣威D7,风云A8, 银河L6,领克06EMP,深蓝深蓝SL03增程,探索06CDM
15-20
深蓝s07增程,银河L7,哈弗猛龙,瑶光cdm,领跑c10,c16
20以上
魏派蓝山,星纪元ET增程
油车
10以内
轿车:艾瑞泽5,艾瑞泽5PLUS,瑞虎5X,长安逸动,昂克赛拉,朗逸,途岳
10-15
SUV:瑞虎8PRO,博越L, H6,瑞虎7PLUS,探索06,星途凌云,星越L
轿车:艾瑞泽8,星瑞,速腾,奔腾B70,名爵MG7
15-20:
大众探岳,途观L,途观LPRO,昂科威S,瑞虎9,瑶光,帕萨特,迈腾,蒙迪欧,开拓者,凯迪拉克CT4,捷途旅行者,红旗HS5,红旗H5
20-25:
星途揽月,揽巡,昂科旗,锐界L,凯迪拉克CT5,XT5
25-30:
领克09,沃尔沃XC60,A4L,沃尔沃S90,奔驰C260L
30-40
奥迪Q5L,福特探险者,A6L,大众途锐,沃尔沃XC90
40以上
奔驰GLC300,奔驰E300,A6L,A8L,路虎卫士,揽胜运动,路虎发现,Q7,奔驰GLE,X5
硬派越野
北汽BJ40,tk300,tk400,牧马人,牧马人4Xe,哈弗h9
--
修改:smthxes FROM 123.128.149.*
FROM 123.128.149.*
你觉的不错就买呗,没人拦着你
【 在 ppccbb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和byd有多大仇。其实阿维塔全系也不错
--
FROM 123.128.149.*
抖音主播“赖工评车”14年研发工程师,分别在奇瑞(4年),吉利(2年),传祺(借调1年),斯特兰蒂斯(7年)任职过,今年刚离职,离职前是个小leader,手里有大量车型的拆车报告,主播性格比较耿直,对有些车企骂的比较狠,有车企威胁要控诉他(好像是理想)
【 在 JINKL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谁啊,跟我喜欢的差不多
--
FROM 123.128.149.*
特斯拉某些技术非常nb,但是作为家用车有一些缺陷,且性价比不高
【 在 ecobo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不带特斯拉玩?
:
--
修改:smthxes FROM 123.128.149.*
FROM 123.128.149.*
之前简配高强度钢,后来改回来了,大众的用料相对别的合资车还是不错的,迈腾的高强度钢貌似是83%,当然跟国产比不了(同级别),不过也很不错了,环保好像一般,大众的优势是机械素质好,底盘和变速箱调教都不错,丰田的底盘最垃圾,3连杆就是丰田发明的,荣放的高强度钢只有45%,且丰田600兆帕就称为超高强度钢,而业内好像都是900以上才称为超高强度钢材,荣放和crv除了安全用料差,环保性也垫底,丰田如果能好好造车,不割中国人的韭菜,那造的车没谁能比得了,但丰田严重歧视中国市场
【 在 ted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减配严重,割韭菜:难道不首先是大众?
--
FROM 123.128.149.*
另外大众的id3 id4等用料非常扎实,比如id3的高强度钢貌似是86%,后悬5连杆,都是20万级别的水准,内饰隔音用料也很环保,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方向机助力转向和安全带的紧锁还是啥,id3用的都是超过10万级别的配置,id系列的车大众是真亏本在卖,不是炒作,赖工他自己也买了一辆id3
【 在 ted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减配严重,割韭菜:难道不首先是大众?
--
修改:smthxes FROM 123.128.149.*
FROM 123.128.149.*
10万以下大部分都只能算是老年代步车,实在没啥可选的,推荐海鸥也只是矬子里拔将军
【 在 Harden13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上来就说byd是辣鸡,然后一推荐就是海鸥…自己抽自己?
--
FROM 123.128.149.*
赖工直播的时候一直强调,至少5年内不要碰新车企,大家就是不听,有网友质疑赖工的观点,说车企没有造车经验,难道工程师也没有经验吗?工程师只在他熟悉的领域有经验,而一个车企的研发体系和文化都是需要经过长期积累的
【 在 smthxe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在列表内的都不推荐,不推荐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用料垃圾底盘垃圾(两田+byd),简配严重(改款车都会简配,简配太严重的就不推荐了),割韭菜(理想蔚来等),不成熟(比如小米su7用料和造车态度都可以,但新车企+研发周期太短,5年后再看),平台老旧+退市风险(标志雪铁龙,马自达),造车态度差(宝马,底盘拉长没有经过验证直接上市,4,50万的车还在用回收棉),性价比差
: 电动
: 10以内
: ...................
--
FROM 123.12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