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偏下偏执,特斯拉到底什么技术领先?
确实是一条,先发优势,品牌造势能力强;
技术上来说,电机、电控、集成化方面,特斯拉做得很好,以及车身集成制造等,成本控制做的非常好。
所以咯,吹品牌推上限+成本控制压下限,利润空间大。华为也是这个路子,但供应链集成能力得看各家母体。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品牌做的好
--
FROM 114.251.186.*
可不止是电池结构上的创新,刀片不仅仅是刀片。知道电化学、材料学的就得承认这一点。
【 在 buptsam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车线束 100 米,说明全车域控制效率和集成度相当之夸张了,其他家还是动辄按公里起步的水平。整车热管理水平,不管是领先其他家好几个身位导入冷媒,压缩机,还是热泵,还是现在各种电控四通阀八通阀,热源管理和热控模式数量,真的是把热量搬运流通这件事情做到了相当极致的程度,对比之下,很多友商甚至空调温度制冷制热上都要各种虚标偷续航。高速续航兑现率和剩余续航标定算法比现在还是用欢乐表,驾驶员要心算真实续航的车子,要靠谱的多。最有争议的,纯视觉智驾,这个我不认为领先,只能归为当先,有车企另辟一条技术押注和试错,总不是坏事,现在 AI 对图像,视频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的进化已经不是按年为时间刻度了,而是按月甚至按周,我等普通牛马已经完全对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没有想象的余力。
: 其实特斯拉真正很早就想明白了电动车的正确打开方式,你可以笑他现在领先不够多了,但是想想 将近 10 年以前国产新能源堪比老头乐的水平,特斯拉引入之后对国内消费者的震撼和先入为主的技术领先人设确立很难打破。另外还有很多人,把供应链的成本和规模优势,或者某些电池结构上的创新等同于技术领先,这个真的很难评价。
--
FROM 123.116.11.*
哈哈。re~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飞凌很nb吗?他能做纯度9个9的硅吗?通威能以万吨计提供
: 术业有专攻好吧,知道为啥老美从来不制裁国内半导体硅片吗?因为国内光伏企业转产半导体硅片毫无压力
--
FROM 123.116.11.*
那你听院士的。还有就是结论不能只听结论,还得结合前提。
【 在 buptsam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我没有说刀片电池,你自己说的。其次,下面是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的结论,不是我的。
--
FROM 123.116.11.*
没看到欧阳院士说电池结构创新怎么难评,你这图里欧阳院士的结论“创新潜力还比较大”,不是肯定了刀片电池创新吗?这是第一点。

【 在 buptsam 的大作中提到: 】
: 已补图,没有前提,你可以从电化学和材料学帮忙补充下漏掉的前提,具体刀片电池怎么改变的。
--
修改:flukeox FROM 123.116.11.*
FROM 123.116.11.*
图很好。请稍等,我试着解答一下。
除了结构创新之外,刀片电池的创新还包括(以二代刀片为例):
1、电解液配方的推陈出新;
2、正极材料的重大变化——磷酸锰铁锂;直接改写了磷酸铁锂材料BMS估算SOC判断不准的问题;可以用更少的单体数量来构建更高的电压平台(千伏以上都可以);串联电芯数量的减少,有利于控制串联电阻的降低、减少BMS管理压力;馈电放电倍率更优、低温性能显著提升、减少贵金属使用等等。
【 在 buptsam 的大作中提到: 】
: 已补图,没有前提,你可以从电化学和材料学帮忙补充下漏掉的前提,具体刀片电池怎么改变的。
--
修改:flukeox FROM 123.116.11.*
FROM 123.116.11.*
不能正视对手的优势,属于盲目。你可以说他现在不怎么领先了,但应承认这条鲶鱼对中国电车行业的巨大推动。
【 在 shuimu069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面干吹,智驾不如华为,电机不如国内厂家,电池也没领先。
: 简陋也成领先。
--
FROM 123.116.11.*
牛夫人之所以是牛夫人~ 小人之所以是小人。
【 在 shuimu0691 的大作中提到: 】
: 鲶鱼效应已经成为过往,现在作用已经大为减小,
: 正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略显尴尬。
--
FROM 123.116.11.*
1、电解液配方,重点是配方,然后是配方的推陈出新。 真不知道你怎么理解的? 这是电化学的创新进步。
2、“磷酸锰铁锂归根结底还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路线的延续” 哈哈哈,这不正是材料学的创新进步吗? 至于宁德、吉利也有,那不是更说明材料学的进步,这个方向是对的?
3、你还没回答,中国电池在结构上的创新,怎么就“难评”了,欧阳院士哪句话说“难评”?
请回答,谢谢。
【 在 buptsam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解液的推陈出新这个你说的太模糊,磷酸锰铁锂归根结底还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路线的延续,而且这两项也都不是刀片结构独占,甚至是宁德已经量产实装磷酸锰铁锂到了 S7 上面,吉利短刀也有。。。。
--
修改:flukeox FROM 123.116.11.*
FROM 123.116.11.*
把你原话复制一下:“另外还有很多人,把供应链的成本和规模优势,或者某些电池结构上的创新等同于技术领先,这个真的很难评价。”
谢谢讨论。
【 在 buptsam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你说的配方推陈出新,又不说怎么推陈出新的,希望看到有专利还是技术文档或者发布会对外披露,不然说了等于没说,信息量为零,谁主张谁举证,论据都没有,哪怕丢个ppt截图也行,大家交流交流。磷酸锰铁锂,是整个行业不同厂商不同电池结构都在做,甚至早于刀片二代落地实装,跟刀片二代不是绑定和缺一不可,是你自己为了反驳我强行把两者举例联系起来,还把它列为是刀片二代除了结构以外,电化学,材料学创新的依据,而且笔法有点春秋。我只说电池结构创新归为电池技术领先没有信服力,这两者不能划等号,那是水军的讲法,而院士只是明确是把刀片电池仅仅归为了结构创新这个层面,至少一代刀片是,我啥时候说院士讲过这事情难以评价了,不要诡辩。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flukeox FROM 123.116.11.*
FROM 123.1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