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问界只是L2+/L3的智驾?萝卜快跑是L4的
L几纯粹就是个法律问题,就是责任谁担,并不代表技术水平
【 在 zm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亚迪现在推出L3的智驾。
--
FROM 116.237.109.*
你这是找出宣发资料念经呢,智驾水平主要看软件,即模型算法怎么样,更别说激光雷达这种盲杖了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目前的情况看,L2到L3级智驾能力还是代表了技术水平,首先硬件就不一样,以问界M9 25款相对于24款的变化为例,增加了左右后3个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以及全车升级5个4D毫米波雷达,所以可以形成前后左右以及立体高度上的全方位感知。
: 同时L3相对L2有一个硬性要求就是车上具备多重冗余,电路、电控、电池、制动、转向系统全冗余设计,其中一项出错冗余模块立马顶上,而现有的L2级智驾车辆并没有强制做冗余,所以L3成本上就高了不少。
:
--
FROM 116.237.109.*
你也知道L2L3其实模型算法没区别,L2一般般的智驾加几个传感器称之为L3模型算法就会变好了?还不是没区别,为什么标准要加上这些硬件,还不是有些厂商参与制定标准时,不要脸的添加这些内容,试图建立自身优势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意思是能上L3首先就要满足硬性要求
: 至于模型算法,那是L2智驾就必须考量的事情了,因为L3和L2其实用一种模型
:
--
FROM 116.237.109.*
我一消费者啊,倒是你,宣发材料那么熟
还是回到问题的核心,L2一般般的智驾加几个传感器称之为L3模型算法就会变好了?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脸地添加内容?模型没有区别就不用改硬件配置?
: 意思是这是徒增成本和难度门槛的要求?
: 所以你是哪个被挡在门槛外的友商呢?或者说一下你开啥车吧
: ...................
--
FROM 116.237.109.*
嘿嘿,2025款ads版本是3.3吧,你这好一点是软件版本升级和加了侧向雷达带来的吧,侧向雷达是以前没有,可不是你说的那些冗余备份硬件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M9 2025款就比24款的表现明显好一点,比如避让更丝滑,启停更果断,博弈更聪明一些,用可量化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行效率更高了,城区里同样的复杂路况下,25款开得更快。
:
--
FROM 116.237.109.*
看来我得再说明白点,你这激光雷达视野狭窄,只有120度,以前只有前头一个的时候,侧向安全有问题,是你家L2本身的缺陷,现在加上了侧向雷达,是在弥补这缺陷,跟L3硬件冗余备份没有一毛钱关系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好比同一个司机,你把后视镜反光镜遮起来,他只能开得小心翼翼,但是有了这些他就能开得更好更快。
: 至于冗余备份,就像我上面说的,如果说L2的事故率是万分之一,那么L3需要降低到百万分之一,因为L2需要人看着,出错就出错呗,错了也是人的责任,而L3则不需要人看着,出错就麻烦了。为了降低概率,就必须大幅提升成本,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
--
FROM 116.237.109.*
另外,别什么百万分之一了,万分之一都没有的事,网上各种测试的一刀不剪的视频(不是各种报喜不报忧的剪辑小视频)多的是,1%都怕是没有,所以现在问题不是要上冗余硬件来达成百万分之一,先好好改改模型算法能稳定1%吧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好比同一个司机,你把后视镜反光镜遮起来,他只能开得小心翼翼,但是有了这些他就能开得更好更快。
: 至于冗余备份,就像我上面说的,如果说L2的事故率是万分之一,那么L3需要降低到百万分之一,因为L2需要人看着,出错就出错呗,错了也是人的责任,而L3则不需要人看着,出错就麻烦了。为了降低概率,就必须大幅提升成本,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至少不能因为缺少备份而出大事。
:
--
FROM 116.237.109.*
天啊,莫非你认为只有出事故才是智驾失败?任何一次需要接管的场景都是失败好吗,对于用户来说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1%?鸿蒙智行 40 万活跃智驾车辆,其中4千辆因为智驾出了事故?黑要黑到点子上,你既然想引用数据旁证,就别瞎猜啊,你如果发现其中40台车辆因为智驾出事,那也只是说明ADS智驾出事率万分之一。
: : 就好比同一个司机,你把后视镜反光镜遮起来,他只能开得小心翼翼,但是有了这些他就能开得更好更快。
--
FROM 116.237.109.*
嘿嘿,什么城区没公布,就是说不出口(不是说你,是说厂商说不出口),只要不是傻子,城区试驾一回就知道,所以别L2L3了,先L2搞明白再说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用劳烦你来说了,2月份的智驾报告,高快速路因为安全原因(用户觉得不接管会出安全问题)的平均接管里程是1800公里一次
: 城区接管率没公布,但是用户会反应越来越好。
:
--
FROM 116.237.109.*
嘿嘿,网上专门测试智驾的博主多的是,有非安全不接管的,有效率接管安全接管分类的,不用拿嫌慢接管搪塞
至于智驾越来越好开,我也没说智驾越来越不好开,智驾的进步谁看不见,我说的是以现在智驾的接管率,还远远没到需要硬件冗余来提升那一丢丢可靠性的时候,因为失败率现在根本就不是一丢丢,注意,我说的是硬件冗余,而不是弥补硬件缺陷,那是本来就要做的,所以现在需要做的是好好改进模型算法,搞硬件冗余无非是凭借自身车价高冗余得起,从而宣发上宣称L3拉踩别家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城区智驾因为非安全原因的接管比较多,比如嫌前车慢不愿意智驾等,你觉得这是智驾的问题吗?
: 但是用户会反馈城区智驾越开越好了,因为根据智驾报告,城区NCA智驾使用里程每个月都在持续上升,仅2月份就增加了7千万公里。
:
--
修改:bluaze FROM 116.237.109.*
FROM 116.23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