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兆瓦闪充,油电同速?真的吗?
如果能普及,固态电池还需要研发么。。。。
宁德时代还会计划建设换电站么。。。。
电池厂家之间是了解彼此研发进展的。
【 在 poor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远,3、5年也普及了
: 快充才是电池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换电注定只是过渡技术
: 买车不是买手机,3、5年就换车的还是极少数,是要注意这种技术淘汰趋势的
: ...................
--
FROM 124.127.200.*
桩的充电策略比亚迪都能破解?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亚迪不挑桩,桩有多少能力就吃多少能力,一根桩喂不饱就插两根。
:
--
FROM 124.127.200.*
不是特种车辆,你看看就知道了,适配车型规划网上都有。
另外,即便是特种车辆就不能超充么,何必建换电站。
看看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吧,普通快充为主,超充为辅,推广换电模式。
【 在 poor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总拿宁德时代的换电站说事
: 那是对特种车辆批量集中换电用的
: 和普通乘用车换电,完全两码事
: ...................
--
FROM 124.127.200.*
理想的老汤哥微博回复网友说了,即便车能跟上,电网基础设施也跟不上。
【 在 kof94 的大作中提到: 】
: 车企发布快充技术,距离很多人受益还很远,举个例子,现在理想在大规模烧钱铺设超充站,因为理想知道,无论车子充电多快,没有超充站,也是没用,但是,电网在固定区域的供电能力有限,很多地方建了超充站,当超充桩在充电时,附近的桩的充电速度都会大幅下降,一个车快了,其他车都慢,整体效率并没有提高。
: 而且这么快的充电速度,电池其实扛不了几次,只能用于应急,如果把对电池的影响数据公开,估计有超充站,很多人也不愿意用。
: 所以,目前状况下,无论充电速度理论上有多快,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和接受度,都远远赶不上换电
--
FROM 124.127.200.*
其实很简单,根本不需要搞舞台,整一堆名词没意义,直接直播:
在某个充电站,放唐L,汉L,从0开始充电,然后计时,让媒体现场看,网友们都能看,充到100%花了多少时间。然后公布哪些地方有这样的充电站,欢迎网友实际体验。
比啥都管用。
【 在 zhil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固态可以更快更安全
: 而且实现这种效果需要:车1000v平台+1000kw超充桩,
: 宁德时代不研究车,搞不出来很正常
--
FROM 124.127.200.*
但可以配合储能站实现。
【 在 kof94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
--
FROM 124.127.200.*
建储能站
【 在 buptsam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人对兆瓦级的功率认知太文科生了,也对普及难度没啥概念。小型发电站的装机容量也就在几万到十几万kw上。或者可以看看现在常去充电的桩群旁边的变电设施和设计备载容量(考虑80%左右变压组安全载荷),1250kw箱式变电站几乎是整个桩群容量的一大关口。假设一处5台兆瓦充电桩,同时工作和同时空闲在没有调度外输和内送的时候,已经足以给局部电网带来波动了。
--
FROM 124.127.200.*
笛子的车如果配合笛子的桩能实现随时10分钟充满100度
我可以下结论,笛子干死了所有其他厂家以及宁德时代
【 在 darkp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速上照样在排队
--
FROM 124.127.200.*
笛子的受众能信就可以,不是每个人都懂这些的。
这就是营销。
【 在 buptsam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提议,储能站的全周期成本搞不好比蔚来建设换电站的成本还高。
--
FROM 124.127.200.*
向北已经直播过2000公里了,现在有几个车主能开到2000公里
这些自媒体的受众肯定不是我们。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向北不断电明天直播,对比对象是MEGA,还有一台油车,记得去看。
:
--
FROM 124.12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