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换电能实现电池包冷媒直冷吗?
除了比亚迪,还有哪些车辆电池包冷却用冷媒制冷?
--
FROM 222.90.31.*
比亚迪大多车型都是冷媒直冷。纯电都是热泵空调。这已经一大半了。
【 在 kof94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绝大多数动力电池都是液冷的吧,用水泵把热量带到有风扇的地方
--
修改:spadger FROM 222.90.31.*
FROM 222.90.31.*
这种基础问题你可以去问AI
【 在 buren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冷媒直冷和所谓的液冷区别在哪?
: 独立循环和联合循环的区别?
--
FROM 222.90.31.*
没有这个因果关系。不支持兆瓦充电的车型一样也是冷媒直冷。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为了满足兆瓦充电采用冷媒直冷
:
: 【 在 buren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 嗯,那跟我猜的一样嘛
--
FROM 111.18.44.*
简单总结下:换电很难实现电池包冷媒直冷,冷媒需要压力,每次换电重新更换冷媒重新打压是不现实的。此外换电也无法实现C2B技术,垂直空间利用率必然不高。总之电动汽车换电必然是一条失败的技术路线。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除了比亚迪,还有哪些车辆电池包冷却用冷媒制冷?
:
--
FROM 111.18.44.*
所有车辆的空调系统里面都有冷媒。把冷媒扩展到电池冷却系统,技术上有些难点,好
处是换热效率高,有助于提高整车能耗。当然换电就不用想了。
【 在 Mars102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没必要深度冷却,但是冷媒直冷相当于少了一个换热过程,效率会更高
: 至于泄漏的问题,可能是个工程难点,所以这种方式用的少
--
FROM 222.90.31.*
实际去年汽车之家的冬测,迪子的车能效都是遥遥领先。
【 在 ylh1969 的大作中提到: 】
: 效率理论上高,实际未必。
: 冷媒到冷却液的换热效率可以很高。
: 管路保温做好也不难。冷媒与环境温差更大,保温更困难。
: ...................
--
FROM 222.90.31.*
没有水蒸气哪来的冷凝水。唐那是没有密封好。
【 在 litra 的大作中提到: 】
:
: 用冷媒不怕电池包里边产生冷凝水吗,想想最早的唐被召回是什么原因吧
: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除了比亚迪,还有哪些车辆电池包冷却用冷媒制冷?
: : --
--
FROM 111.18.44.*
太空不需要考虑成本,和民用工业品不是一回事
【 在 Simu1ink 的大作中提到: 】
:
: 肯定可以实现,太空都可以补充燃料
: 只是性价比太低
:
: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1.18.44.*
汽车换电可不是电瓶车换电。电池包普遍重量几百kg,人力根本提不动。除了高低压电
回路,还有冷却管路,还要密封,像冷媒直冷这种带压力的管路根本就没法实现。迪子
现在纯电平台基本都上了CTB技术,换电根本就没法实现CTB。
【 在 baxter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换电总感觉像老百姓的电瓶车,把电池拎出来,拿去充电,既low,又不安全,拆拆装装。
: 也不知道当时咋想的。
: :除了比亚迪,还有哪些车辆电池包冷却用冷媒制冷?
: ...................
--
FROM 222.9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