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纯电底盘哪家强
rt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324A」
--
FROM 114.254.2.*
不予置评
【 在 roc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324A」
--
FROM 183.193.36.*
奥特能。。。
【 在 roc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324A」
--
FROM 116.2.215.239
说实话,开了几年车了,也坐过很多车,不知道啥是底盘,好坏如何区分。
【 在 roc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324A」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120.245.128.*
ID4?
--
FROM 111.193.106.*
必须是mg
--
FROM 222.64.193.*
肯定是极氪家呀,整体最好
--
FROM 61.48.61.*
极氪的底盘确实不错,哪怕是机械悬挂的
【 在 co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是极氪家呀,整体最好
--
FROM 61.149.167.*
我认为是智己,灵犀数字底盘,操控好不晕车
--
FROM 61.170.145.*
纯电底盘哪家强,先说清楚强的定义是什么。
单纯底盘机械层面的强,不管效果行不行,键盘值先拉满?
那没有带路面预扫描的主动车身控制系统就别吹自己强了
仰望、蔚来,应该就没了
还是极致的操控?必须有圈速成绩才算?
保时捷Taycan、特斯拉Model S、路特斯EMEYA、小米SU7目前就这四个
或者是极致舒适?
还没有厂家在这做过多定义,因为感知比较弱
抑或是极致越野?
纯电目前只有猛士917和G级的纯电版,倒也没有什么键盘值拉满的东西啊
++++++
论汽车我就喜欢拿奔驰举例,奔驰在底盘的储备,抑或是一刀一刀切划分等级玩的还是很溜的
基础版
1.中规默认:钢制螺旋弹簧的舒适型底盘,常见A级/C级/E级等轿车
2.欧洲默认:钢制螺旋弹簧的运动型底盘,欧洲基本默认是运动型,车身高度比国内的低10-20mm
3.SUV默认:地盘升高的钢制螺旋弹簧越野型底盘,常见中规GLC等SUV,比舒适型底盘高20mm-30mm,欧洲一般是运动型
进阶版
1.带有被动可调阻尼的舒适型底盘,根据驾驶模式标定好几组数据,可以感受到车是有性格分裂的,国产版几乎没搭载过
2.带有被动可调阻尼的运动型底盘,同上,主要是欧洲用,国内高配轿跑车会有
再进阶版
1.AIRMATIC,一般为单腔空气弹簧,只有升降,调不了阻尼,一般是GLE/GLS最低配默认搭载的
舒适再进阶
1.AIR BODY CONTROL,三腔空气弹簧+被动车身控制,根据标定数据实时调节软硬高低,一般为轿车选装,S级标配
2.ACTIVE BODY CONTROL,1996年到2013年两代车型的V12搭载,S/SL/CL等V12标配的,液压+主动车身控制,这套技术基本就是仰望U8的翻版(后者凭借电+算力提升,但本质也是比亚迪X奔驰=腾势合作时期在底盘上的进阶),在当年这套系统驱动需要消耗2L/100km
3.MAGIC BODY CONTROL,2014年到2021年的V12搭载,S级和S级Coupe等V12标配,V8可以选装,电磁+三腔+主动车身+带有路面预扫描,也就是国内俗称的“魔毯”,随后BMW的M760Li xDrive做到了V12+四驱+四轮转向+带有路面预扫描+主动车身控制系统
4.E-ACTIVE BODY CONTROL,18年后的GLE/GLS、21年后的S级搭载的,48V+电磁+空气弹簧+带有路面预扫描+主动车身,相应更迅速,是底盘油->电的一次变革
运动再进阶
1.AMG AIR CONTROL,好像是一些非一人一机版车型带的,相比AIR BODY CONTROL主要是圈钱
2.AMG RIDE CONTROL,仅仅AMG GT BLACK SERIES搭载,四轮的悬架数据可以单独、实时、分阶调节,主动赛道,支持赛车手调整好的通过同步预加载到其他车上来跑,保证每个弯都有最最最适合的悬架状态,不过国内配合本身不多,买它的富哥们基本就是去酒吧呲妞了,不会真拿它下赛道,有些暴殄天物...
越野再进阶
1.门桥,主要是乌尼莫克、AMG G 4X4?、6X6搭载,没啥特别牛的,就是离地间隙高带来超强通过性,忘记6x6是几把锁了,反正越野圈最强还得是太拖拉
--
FROM 117.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