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着急买车的,再等等
他不是不造,是他造出来没人买
他造的便宜车,是通过砍配置砍功能砍性能来实现便宜的
人家的便宜车,是通过提高产销规模来降低单车成本来实现便宜的,该有的功能性能配置都有,冰箱彩电大沙发,智驾天窗360全景影像是一个都不缺
他敢造便宜车么?哪个傻叉买啊?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多低价的了
: 6万块的m6什么的肯定也不讲究,枭龙max往上的还是比较讲究的。坦克什么的细节用料就很好了。
: 黑猫白猫什么的不讲究。好猫往上的细节做工都还是挺好的。
: 老魏总体还是有点情怀的,不以造便宜迎合市场的车为追求。不过带来问题就是性价比就没法看了。
--
FROM 223.72.38.*
这你就是在瞎扯了,没有规模,不可能便宜
去年我就预料到今年迪子的大降价了,他这么大的规模,完全可以靠薄利多销来抢份额
别人根本没法玩儿,当年丰田也是这个策略,问题是丰田在国内不是这个策略,不够薄利多销,才给了比亚迪崛起的机会
汽车产业本来就是马太效应非常显著的一个行业,强者恒强就是常态,强者如果犯错误,才会给其他人机会
现在迪子已经是最强王者了,战略简单多了,就是降价解千愁,国内亏钱卖,国外赚利润
国内市场份额只要牢牢占住,其他车企就没有机会成长起来
【 在 wr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黑猫白猫什么的之前销量还是不错的
: 他自己不造了
: 不过可能也和不想亏钱有关。
: 目前规模做性价比车确实没优势。
: 但总体来讲老魏还是喜欢高端车,就算h6卖得特别好的时候,他考虑的也是如何造更高端车。而不是压缩下成本降价抢更大的份额过来。
: byd的便宜也不都是靠规模来实现的,过去byd S6/S7啥的,没啥规模,一样可以卖得非常便宜,这个和每个公司基因有关。其实规模影响没那么大,否则汽车早就是马太效应强者恒强了,而几十年经验证明汽车是最卷的。
--
FROM 223.72.38.*
是这样的,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三电的技术壁垒现在已经非常高了,这个市场虽然很大,但是技术密集 资本密集 人才密集,已经没有几个玩家能跟上节奏迭代研发下去了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上,电车的核心技术电池的技术壁垒就非常非常高
: 全球市场
: catl占38%
: byd 17%
: lg 10%
: 三家就65%了
: 国内市场
: catl48%
: byd23%
--
FROM 223.72.38.*
是这样的,现在这个规模已经很大了,上千亿的投资砸进去,一个泡泡都冒不出来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车这东西一旦电池事故,对品牌打击巨大
: 销量不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公关水军解决,一旦量大,根本不可能压住,
: 而电池包又是有大量电芯拼起来的,所以产品的不良率哪怕是百万分之一的差距,也是无法忽视的差距
: 所以无数新入局者投了上千亿的钱,全球电池市场格局这几年还在集中,而不是分散
--
FROM 2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