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一说一,蔚来有格调,有服务,有审美,有技术,为什么沦落到
赔本赚吆喝,谁都会
【 在 rui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当时蔚来可是电动车顶流,蔚来超跑刷新了纽北圈,车展上蔚来被围的水泄不通,换电也是独一份,服务更没的说,技术也不差,至于审美怎么也是第一梯队,车的用料做工也不错,那问题来了。它的车卖的不便宜,怎么就一直在亏损,沦落到随时要破产的地步呢?
--
FROM 223.166.186.*
换电站也没亏多少钱,手机也没亏多少钱,芯片也没亏多少钱,牛屋也没亏多少钱,反正主打一个嘴硬,不说具体亏多少,问就是没亏多少钱
【 在 heag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换电站其实没投多少钱,和亏损金额比九牛一毛
: 现在大环境不好,30万以上卖的好的都是M789,L789这种带发动机,而且主打性价比的车
: 30多万的M8,大小配置直逼50万的传统车厂,实际是国内内卷出来的,再通过非原创的方式减小研发成本拿到利润
: ...................
--
FROM 223.166.186.*
蔚来换电业务具体亏多少钱基本上是可以大致测算的,一个站一年亏五六十万,估计就20亿。财报里也可以算,理想和小鹏其他业务都是赚钱的,毛利都在40%以上,蔚来因为换电业务亏损所以其他业务毛利是负的,大致估算亏二三十亿的样子
【 在 wakingt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蔚来可不是被换电站拖累死的,反而换电是优势。 蔚来的巨亏是因为李斌的垃圾多品牌战略,秦力洪团队拉胯的网络营销和销售团队各种拉胯
: 至于换电站,蔚来错误感觉更多在商业模式本身的拉胯上,把换电和销售强绑定,让用户必须一开始就接受换电这么超前的理念。 另外就是,商业不清晰导致电池价格就是一摊稀泥,影响了卖车
: 一旦彻底把换电站及其电池成本彻底搞清楚,明确好更好的模式让用户去购买,而不是直接摊销到车价上,蔚来的车就好卖了,换电站真正成为用户可主动选择的强力buff
: ...................
--
FROM 183.195.18.*
蔚来只有亏钱一点可以喷?
那么多斌言斌语都忘了?
特斯拉有的我都有,我有的特斯拉没有。
你要卖车先找蔚来,蔚来给你最高价,没过两年,你还是别找蔚来了,外面多找找别的
大家的对李斌的厌恶就这么来的
【 在 KrkicBoj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怼人也要讲点基本逻辑
: 除了喷蔚来亏钱 还有啥?
: 蔚来就是用料扎实,设计在线,服务感人。这一点不容你质疑。
: ...................
--
FROM 223.166.186.*
就是硬装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像一个大城市白领,没啥家底还挣得少,硬装小资打肿脸充胖子,入不敷出,每个月的花销一般人接不动,接的动的看不上,到最后一文不值
--
FROM 223.166.186.*
有一说一,蔚来刚开始确实海底捞式服务,明显高于友商一大截
现在这么几年亏下来,服务早就不是原来水平了,服务是要砸钱的,降本增效之后人被裁了不少,蔚来的服务已经和主流几个服务比较好的企业差不多水平了,不存在明显高人一截的情况了
【 在 rui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当时蔚来可是电动车顶流,蔚来超跑刷新了纽北圈,车展上蔚来被围的水泄不通,换电也是独一份,服务更没的说,技术也不差,至于审美怎么也是第一梯队,车的用料做工也不错,那问题来了。它的车卖的不便宜,怎么就一直在亏损,沦落到随时要破产的地步呢?
--
FROM 223.166.186.*
你可以吹,但不能被打脸,网络是有记忆的
论几个造车势力,立一个flag被打脸一次的也就斌子了
你实现不了的东西就少吹多做,盈利吹了几年了就不谈了,现在啥都还没见影子,网上KOC一律鼓吹蔚来已经度过至暗时刻,这种东西是要拿实力说话的,真的报表数据有反应,股价早就反转了,事实上并没有。
再比如斌子和秦力洪之前各种场合吹蔚来今年换电站5000座,明眼人都知道在放卫星,这种吹牛逼意义何在,最后只能证明你资金跟不上了
【 在 KrkicBoj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人还说过自己的车是百万内最好的呢,都是营销手段而已。
--
FROM 223.166.186.*
蔚斯林永远胜利,只有口嗨
【 在 chelse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啥理解力。。。
: 人家不是在鼓吹小鹏的其他业务毛利高,
: 人家是给你算账,
: ...................
--
FROM 183.195.18.*
换电是不是有问题,你要真有兴趣探讨,可以仔细研究一下蔚来换电的数据,别听李斌秦力洪在那边尬吹,达成几千万次换电,既然市场经济行为,自然要结合经济利益来分析。
我给你一个结论,蔚来换电业务正在放缓,见顶还不至于毕竟总的保有量还在增长,但盈利没有可能
【 在 KrkicBoj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下结论还早,
: 增程即便短期这么多车厂跟紧,也未必证明增程就是答案。
: 就汽车产业来说,10年不过沧海一粟。
: ...................
--
FROM 183.195.18.*
至少你还能理性对话一下,不管观点是不是一样
不像蔚斯林上来就罔顾事实直接疯狗一样咬
【 在 KrkicBoj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只是你的结论罢了,10年前电车企业满地骗补的时候,谁能想到今天。
: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大量的电车企业是亏损的,那你觉得电车有没有未来呢?
: 换电也好,充电桩也罢,甚至整个新能源产业,我从来不觉得是一个完全的市场行为,这是国家的能源战略。长远来看,趋势就是电池规格和充电规格趋向统一,电池密布继续提升。
: ...................
--
FROM 223.16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