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yu7用的消费级芯片
8gen3是8295性能的两倍啊
【 在 yuanda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啥8295不能流畅做但骁龙8gen3能做的?
: 就是因为前者贵,而且笛子已经给小米打样了,消费级用着没事,什么性能都不是事。
--
FROM 223.104.40.*
小米也没把换挡功能放在触摸屏上对吧?
语音唤醒和驾驶有什么关系吗?
难道你用语音操作转向油门刹车?
还有行不行最后看实效
这车马上就上市了
而且面临炎热夏季
会不会出问题很快就知道了
【 在 springn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大部分功能按钮都没了,基本全靠一块屏和语音控制,行驶过程中大屏出问题了,语音唤醒也不好使,那不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行驶安全吗?很难说服别人。不过真正的米粉不需要说服,可以理解......
--
FROM 223.104.40.*
综合考虑成本呗
如果小米用8gen3确保了稳定性
那不是好事么
【 在 yuanda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便宜,没别的
: 车那么大件,我说了为何晓龙8至尊又不用了,这点成本差异不算啥 ,消费级比车规级就是便宜不少。
--
FROM 223.104.40.*
有一个很详细的技术说明
还为此有一个发明专利
我懒得仔细看和搬运了
反正很快上市了
看实效吧
【 在 vv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到说是类似做了个盒子,在“盒子”里模拟消费级芯片的使用场景,保证其可靠性
--
FROM 223.104.40.*
奥迪s3还死过机呢
理论上应该是车规级啊
当然我也没核实过
行不行看实效
马上就上市了
【 在 springn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真是在高速上开着100-120的速度,需要一些基础的功能,类似于搜索附近的一些地点,更改导航,等等的基础功能,半天反应不过来,那是会影响驾驶的状态的。不过你觉得这是小米的长处,那我没话说。
--
FROM 223.104.40.*
行不行看实效
实效行,那就行
奥迪S3应该用的车规级啊
不也死机么
以前bmw的车机也见过死机的
【 在 yuanda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尤其是低温下,真的没必要冒这个险
: 笛子用是因为笛子的客户很少玩中控屏,最多就是导航,听歌。
--
FROM 223.104.40.*
发明专利
【 在 ccf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都能申请专利,omg,实用新型吧?
--
FROM 223.104.40.*
秋冬过了马上就是严寒啊
还有来年夏天呢
第一批交付可不是八九月
是准现车
2万辆
【 在 springn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批交付都八九月了,大规模上路就是秋冬了,已经避开酷暑了。以前的车子都是奔着开15-20年设计的,现在的电车都是奔着三五年的。各种堆料各种炫酷。
--
FROM 223.104.40.*
0公里二手车那也会有人提车不是么
有人提车不就知道车机可靠情况了么
【 在 springn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测大部分现车都很快会转为0公里二手车,真正的米粉基本下单成功就都排在8-9月了。
--
FROM 223.104.40.*
不知道那个玩意儿是啥驱动的
以下转自微博 飞走的云520
小米YU7消费级芯片的底气合在,全网最深度分析
最近小米YU7使用骁龙8GEN3芯片的做法被大家热议(图1)
关注点在于:8G3是一款消费级芯片,并没有经过车规级的认证,在车辆恶劣、复杂的工作环境下,可能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张抗抗KK 文中分析了功能失效的等级和相关标准,提出了8G3是智能座舱芯片,失效也不影响安全性,但也需要注意避免失效,以免影响用户体验。
全网搜遍,也没有发现足够解释小米敢于使用8G3的原因,小米如此关心智能座舱,如此关心消费者体验,如此关心小米汽车质量,为了座舱性能选择8G3和合理,但是绝对不可能为此放弃至关重要的车机稳定性。
这里我就详细聊聊小米YU7是如何基于全新的四合一域控制器(图2)来实现更高可靠性、更高安全冗余的。
本文的分析基于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CN 118220018 A(图3),大家可以自行查阅详细专利说明书,我这里讲人话,翻译一下小米使用8G3的心路历程和技术措施。
现在智能座舱的屏幕显示面积、分辨率、渲染工作量已经远远超过手机的要求,但8295芯片的性能却只有8G3的一半不到。小米想要业界最流畅的车机体验,8295的性能已经成为巨大的拖累,但是更强的车规级芯片却根本无法轻易搞定。
有现成的旗舰手机芯片,是不是可以装车呢,消费级芯片装车需要解决可靠性问题,于是小米在YU7的域控制器设计之处就确定了目标:依靠域控制器的整体架构来提高系统稳定性,从而不再依赖车规级座舱芯片。
所以在专利的背景技术中就提及了:传统分体式域控制器各个功能域处理器均有功能安全要求(图4),芯片选型受限(图5)。这里提出了小米全新整体域控制器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难点就是消费级座舱芯片的功能安全问题。
大家注意看(图6)中的架构与(图1)的结构,本专利就是小米全新四合一域控制器的详细技术说明。
从图6的架构中就可以看到仪表的显示由两个处理单元分别负责:
其中模块1(图中红色箭头)具备功能安全认证,这部分的稳定性非常高。集成摄像头,显示屏、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
模块2(图中蓝色箭头)集成摄像头,显示屏、wifi、蓝牙、音响、麦克风等接口。
大家可以看到,两个模块都接入了显示屏。所以模块2采用了消费级的8G3芯片,哪怕模块2芯片失效,也有模块1进行接管。因为这套架构采用了集成式设计,模块间的通信带宽、响应速度都非常优秀,模块1接管了,消费者可能根本尚未察觉。此时模块2就可以快速重新启动,重新接管显示屏等座舱系统。
模块3(黄色箭头)主要负责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而模块2则同时具备基础的辅助驾驶能力,如果模块3失效,则可以由模块2快速接管,利用基础L2辅助驾驶暂时工作,模块3可以快速重启。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鲁棒性。
而且整个系统中具备两套高速通信系统,一套PCI-E总线,一套以太网总线,互为备份,鲁棒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控制器中的三个模块均以单独小主板安装在域控制器盒子内,具备远期硬件升级的能力,无论是座舱娱乐系统还是辅助驾驶算力中心,都是可以硬件升级的。
对于多年后的技术进步,也预留了升级能力,YU7的用户肯定都是先进科技的爱好者,如果智能化体验能够始终保持在一流水平,自然是非常好的。
以上,小米使用8G3和全新的四合一域控制器其实是一体两面,很多人只看到了消费级芯片,但没有看到保证系统安全的更多技术手段。希望本文能够打消YU7潜在消费者的疑虑,毕竟在四合一域控制器中,利用多层级安全冗余的备份,来为8G3提供安全冗余。
而8G3则能带来双倍于8295性能的爽快智能化体验,这套整体解决方案可能就是当下最强整车智能的最佳路径。
【 在 buren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米那个hud显示屏是用啥驱动的?是除了8gen3之外还有驱动芯片?
: 极氪的话,重启中控那仪表台和HUD也黑了,车能开,但是摸黑开,我在行驶途中主动重启过车机,所以知道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