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汉L EV让我看不懂的地方
纠正一下,物理定律也说明,加速和功率有关,而不是扭力。
车子是有变速器的,轮子的转速和发动机转速是靠传统系统协调的。
功率=扭力矩?转速
顺势的加速度a,等于作用在四个轮子上的扭力,减去各种摩擦空气阻力等之后剩下的力,除以车重。
而轮胎上的扭力,是发动机的输出到轮子上的功率,除以轮子的瞬时转速得到的。
所以,任何时候,车子在平地上的加速能力,都取决于输出到轮子上的功率,而不是所谓扭力。
如果发动机是自然吸气的,最大扭力输出比较小,但是只要其最大转速够高,保证最大功率够大,加速性能一样好。
这种发动机输出扭力决定加速性能的说法,也是当年某车厂狂推涡轮增压的时候的宣传说法。最大功率相当,车重相当的车,加速性能其实也相当。涡轮增压车因为低转速扭力输出大,可以让发动机更快的输出最大功率,在加速测试上会有优势。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500千瓦的电机,扭矩并没有翻倍
: 它只是动力储备多,能持续高速,还有很强的加速能力
: 物理规律是加速和扭矩质量相关,额定功率和最高速度,后段加速关系更大
: ...................
--
FROM 119.57.115.*
做个比喻,两个人,要把一个重物提升。
一个人力量很大,但是不灵活,他可以用定滑轮让重物在10秒内加速到1米/秒的上升速度。
另外一个人,力量小,但是很灵活,他可以快速摇把手,他用动滑轮也一样在I0秒内把重物加速到1米/秒的上升速度。
这俩人,就相当于两个发动机,前者最大扭力大,但是最大扭力时候的转速小。后者输出最大扭力小,但是可以转的更快,这俩人的最大输出功率实际上是一样的。
所以,这俩发动机,作用在重物上,也就是车子上的,形成的加速性能,是一样的。
这个东西到了轮子上之后,施加在轮子轮子上的前进的那个力量,就是实际推动车辆前进的,单位是牛顿的那个力F,是由输出在轮子上的功率,除以轮子此时的转速得到的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车子在一开始加速时, 转速没起来啊
: 当然就是扭矩决定的
: 后段电机转速起来了,自然就是看功率了
--
FROM 119.57.115.*
所以这个限制是在于轮胎的摩擦力。大马力车子起步地板油,大概率会磨胎。
你说的这个就是典型例子。
这也侧面证明了,决定车子加速性能的,仍然是输出的功率,而不是扭力。
其实很好理解,最终作用在轮胎上的扭力,是发动机作用在轮胎上的功率和变速系统决定的,
无论此时发动机是大扭力低转速(比如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是小扭力高转速(比如自然吸气)
【 在 alucardy 的大作中提到: 】
: 0-100因为速度低,P=Fv,v很小,F也受摩擦力的约束有个上限,所以,功率是远达不到最大功率的
: 所以,911就是290kw的最大功率都溢出了,都能跑出3秒多的成绩
:
--
FROM 119.57.115.*
这不和我说的一样的么,固定齿比,也是一个变速机构,也相当于一个动滑轮,
把高转速低扭力的电动机输出的动力,变成低转速大扭力输出。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机配合不同的齿比。
同时用软件来根据车子轮胎的状况,来调整电机的功率输出。
电机用永磁电机,和异步电机也不一样,后者天然的无法在瞬间输出最大的功率。汉L ev应该用的就是异步电机。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带变速箱的传统发动机
: 电车只带固定齿比的减速齿轮
--
FROM 119.57.115.*
是不是两回事,是车辆的电机类型和软件管理决定的。
比如永磁,可以瞬间爆发功率,但是异步电机做不到。
比如电机,突然可以爆发大功率,导致轮上扭力巨大,会导致轮胎打滑。
所以需要软件来控制电机的实际功率输出曲线,来达到最快加速的目的。
而这些,都是最大功率只有汉l ev一半,最大扭力也小,重量相差20%左右的su7,却做到百公里加速性能差不多的原因。
最大功率看加速快慢在电车领域的确已经不对了,不仅不对,而且差的很远。
但是其实咱们讨论的不是这个,他们讨论的是,加速性能,是由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决定还是扭力决定。
我想说说的,决定加速性能的,永远都是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无论是可以直接输出最大功率,还是说受到各种限制有输出曲线之类的,反正都是功率决定的,而不是发动机输出扭力决定的。
【 在 alucar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加速时的实际功率和电动机的最大功率是两回事
: 加速时因为速度低,所以功率远低于最大功率,你看最大功率来决定加速快慢就不对
:
--
FROM 119.57.115.*
他的加速配不上电机的功率,所以我猜是异步。看来我猜错了。
如果是同步的话,就说明是其他原因限制了动力输出的响应:
1、采用1000v平台可能影响了电机的响应速度。
2、因为是固定齿比减速,所以可能设计上,更倾向于高速巡航的能效表现,而不利于低速加速的性能。
3、因为刹车、轮胎、控制,甚至是车系车型定位的限制,在电机功率输出上人为限定了输出曲线。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l ev是永磁同步电机
--
FROM 119.57.115.*
这个逻辑非常对。。。
【 在 alucar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因为打滑的限制,导致的两台车实际能到轮子上的力的上限是一样大的,那实际输出功率就受这个力的限制,最大功率再大也发挥不出来。
: 只有发动机的能力达不到这个功率限制,才会有明显的区别。
--
FROM 119.57.115.*
其实我不想黑汉,我反而觉得,这么大的电动机,但是通过调教,可以让车的起步加速没有那么猛,更符合一个家用车辆的调性。我自己更喜欢极限的动力充沛,起步加速又没那么蹿的车。
我是纯粹的,每次看到:
加速看扭矩,极速看功率,
什么涡轮增压加速好,动力储备不足,自然吸气加速弱,高速后动力持续输出能力强
之类的传统错误观点,忍不住想反驳而已。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后黑子就开始拿着汉的数据去黑汉L
:
--
FROM 119.5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