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增程的尽头是纯电?
理论上应该是 不过现实是油耗反而更大了,尤其是本来应该最低能耗的高速场景
市区走走停停其实也比纯电高不少 但是因为本来慢速下就能耗低 所以看不太出来
总结其实就是增程是满足老油车车主或者传统用户对纯电补能焦虑的过渡产品。实际上,我觉得要么未开是纯电,要么是更高级的混动(目前为止笛子之类的混动车产品力不行)
【 在 HYNOS (原来是谁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要充电站足够多,充电速度足够快,(这两点目前基本实现了),增程器这种东西完全是多余。
: 如果说增程车有它的存在价值,那么这个价值只是在于通过电池缓冲降低燃油车的油耗,也就是说本质上它应该是归类为燃油车而不是新能源汽车。所以正宗增程车应该是小电池,并且是不插电的。
:
: 【 在 huankuib (~-~)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4.246.101.*
肯定妨碍啊
要多一套装置,增加重量,nvh也要重新设计,空间也不一样(你看问界纯电和增程不同的装载空间就知道了)
【 在 rasper (楚楚动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为啥要分开来说,纯电再怎么发展,也不妨碍在之上加入一组增程模块,增程版始终是纯电 plus
:
: 【 在 huankuib @ [GreenAuto]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114.246.101.*
现在的区别不大只是因为它的集成度不高,你去看看蔚来三代车为什么那么大空间就知道了,三电能力已经跨身位领先了。后续增程器和纯电的区别只会越来越大。而且你说的加了增程器和纯电重量差不多也是因为电池集成度不够导致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蔚来的三元锂和铁锂电池能差30度电以上但是重量几乎差不多(更别说150度电了),所以你说的大电池喝小电池加增程器重量差不多也是有前提的。总结下来就是你说的前提是三电水平落后才存在这种重量差不多的情况,后续可以看看其他家纯电电池包的进展就知道了。
增程是落后技术这个是一定的,现在有市场还是因为它提供了大部分都是纯电的可能性(比普通混动用油的机会更少),但这个只是技术层面的落后,不代表技术落后以后就不能继续发扬,因为正如你所说,一定还是有很多用户为了那个“用不到但一定要有”的油箱买单的,这个周期会持续很长时间。等于是用户可以忍受使用中的不方便,但是愿意为了那个安抚买单,符合人类心理。而他们买单了,又去频繁充电,也验证了成本敏感这一点,当算下来电价和纯粹的混动价格差不多的时候,增程也就没有优势了。不过我们国家电费确实便宜,所以落后技术在各种各样的前提下存在着。
【 在 rasper (楚楚动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界增程纯电的装载能力差别只在于,纯电有前备箱,这是放在明处的区别
: 重量则没啥区别,因为电池重量小了
: NVH自然是纯电模式下两者相同,而增程模式下噪音只增加1db(100时速驾驶位测量),几乎无感知
:
--
FROM 114.246.101.*
哈哈哈
你说的对,我的意思也是说,增程最垃圾的就是它需要补充两种不同的能源,而且还要用户自己焦虑。
我说的更高级的混动,是不想挑起新的争论,这里的混动是想说只加油,做到成本很低,感受最接近纯电,,补能和油车一样,而不是现在增程这个四不像
纯电一定是一个方向,纯加油的混动/纯燃油是一个方向,目前的增程(加两种能源,还要用户自己纠结焦虑加哪个)一定是一个阶段性产物,是满足油车用户对纯电驾驶成本和体验的渴望,同时又对加油这种快速补能的不放弃。随着技术的发展,增程一定会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 在 HYNOS (原来是谁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更高级的混动 这个有点意思。
: 但是这里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需要两种及以上的“燃料”?
: 目前的增程车,电力解决的是经济性,汽油解决的是快速补能。但实际上,如果电力也能快速补能,那么汽油就完全不必要了。
: 所以既然讨论的是未来的尽头,就要假设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么,最终应当只有一种最优的方案,就是单一燃料,电或者氢或者核能。所有混动形式都是技术不完善时期的过渡。
--
FROM 114.246.101.*
你这啥理解能力 算了你闭眼买买噶吧
【 在 rasper (楚楚动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跟集成度有啥关系,意思是蔚来 ES8 改成增程就是放弃前备箱即可
:
: 【 在 atemis @ [GreenAuto]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114.24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