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增程的尽头是纯电?
我家里有充电宝,只有停电时候用过,去爬山也从来不背,这还是手机目前的电池不够玩一整天的前提下。请看我的话,是手机够玩一整天的条件。
150度电在北方跑高速也不至于只有400,冬天打折高的是市区拥堵短途,车里刚暖和,就到了,经常是打三折,开高速问题不大,车里暖和后,制热功率也就2kw以下,有热泵表现更好。如果你讲的冬天北方是漠河那我无话可说。
你要知道,增程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纯电续航不够充电桩不够的条件下催生的,而这两个问题随着技术升级,基建到位,是能够基本解决的,当然也还存在一定的工况需要油,比如偏远山区,高寒地区,沙漠穿越等,所以我的结论是尽头主流车型增程会被淘汰,但增程燃油插混也不会消失,还会用在特殊工况下。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说了嘛,北方大冬天的 150 度电车也扛不住,800 变 400,且更不好充电。
: 另外,我但凡出远门旅行就带充电宝,使用频率很高,因为不是处处有插座。去户外拍照拍视频半天就没电,大山顶上的去哪充电?
:
: ...................
--
FROM 219.142.144.*
我们在讲未来,你却根据现在的硬件条件以及目前的用户心理状态来讲问题,那没得谈了,不是一个频道的。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有庞大数量的消费者愿意买一个带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即便这个功能在99%时间都可能用不到,但有就比没有强,多即是好。只要这个心态有市场,增程就永远会卖出去,除非你把加油站撤了,让加油比充电还麻烦。
:
: #发自zSMTH@红魔电竞平板3 pro
--
FROM 36.112.177.*
如果没有负面作用,那当然是1+1>1了,可是多一套系统就多一分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也牺牲前备箱,保养还多花钱,纯电续航短了点,别的车开个大几百公里一锅电一千公里补一次电搞定,增程想用纯电反而多需要加一次电。长期在市里用纯电开还需要操心把油箱里的油开一开。然后价格还相当,如果价格大幅低于纯电那电池电量都会给得少。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权衡是否值得加个发动机油箱排气管了。至少现阶段的高速桩以及电池技术,好多像我这样的,不需要增程,七八百续航足够了。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1+1>1, 多即是好的心理,可不是随时间就能改变的,并且会是普遍存在。
: 那些放车里可能一辈子用不到的千斤顶,破窗锤,越野车的备胎等,也不妨碍人们每次必带。把增程器当成这种作用来看的人也不会少。
:
: ...................
--
修改:huankuib FROM 36.112.177.*
FROM 36.112.177.*
稍微大点续航增程车不比纯电轻,我前面的帖子回你了,ls6的pro版,增程比纯电还沉。这增程纯电续航还只有300。还有尊界的增程版也比纯电多重了100多公斤。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利弊都可以权衡的,实际上,100 度纯电车可以看成 50 度+50 度电池,其实日常通勤 50 度就够了,一周充一次即可,50% 以上的时间都是驮着没必要的另外 50 度电池在跑路,又重又贵的负担,要是 150 度电,其中这100 度日常跑路更是纯多余。
: 也就是日常通勤 100 度仅有的好处是 2 周充一次,或者是单程用超 50 度电的安心感。
: 而增程则是 60 度+油箱而已,然后一周一充。
: ...................
--
FROM 36.112.177.*
所以你自己自相矛盾了,一边说一百度电池的车太沉,背着通勤浪费能源,一边鼓吹60度电的增程,殊不知60度电的增程比一百度电纯电车还沉不少。为了心里所谓的一个执念,逻辑都捋不清了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100 多公斤不算啥差距,而 50度电池包就有 300 公斤了
:
: #发自zSMTH@三星s24 ultra
--
FROM 36.112.177.*
你以为是现在的密度去追求150度啊,这只是个举例。现在来看,纯电续航高一点的增程车车重并没有优势。
以后能量密度大幅提升,高速充电桩分布更多,想长续航堆150度或120度车重相对于现在也不会增加,想车轻点弄100度800续航也可。那种多样选择能打动更多人。增程呢?主流车型增程就被淘汰了呗,至多有少量群体在高寒地区,去偏远地区需求还要而已。
【 在 ras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纯电的更高目标可是背着 150 度电池的
: 这种沉重只为了追求 1% 的机会才能用足 150 度电 的安全感
: 一个道理,这是人的本性
: ...................
--
FROM 36.11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