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纯电+燃油才是终极之选
增程注定是过渡产物。。
原因很简单,一旦用油,和燃油车相比,油耗毫无优势,现在很多燃油车的油耗非常低。
如果用电的话,只能家里有充电桩的情况下,日常代步、短途使用。否则充电频率太高了。而且增程车的用户,貌似大部分情况都是用电,并且没有任何调研数据支撑显示增程车的用户充电条件比纯电车用户更优越,更多人是为了有个油箱兜底,结果就是充电频率非常高,和纯电车抢充电桩也不是新鲜事。
只要燃油车解决了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增程车基本就可以淘汰掉了。
--
FROM 124.127.200.*
混动车的本质是纯油车的进化版本,跟纯电车是风马牛不相及。
一旦抓住了这个本质,所有困惑都迎刃而解。奈何大部分消费者迷迷糊糊的总想把混动跟纯电放一起比较。
【 在 yuandao888 (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增程注定是过渡产物。。
:
: 原因很简单,一旦用油,和燃油车相比,油耗毫无优势,现在很多燃油车的油耗非常低。
:
--
FROM 220.177.61.*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增程挺好!大电池+增程器,多方便省心!增程器的理论能量利用率肯定比发动机高,电机的机械能转化率也比发动机有效,现在没做到的,那是还没做好,第一性原理来看增程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
FROM 120.244.163.*
搞清楚原理,增程就是应该和纯电比,插混和油车比。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混动车的本质是纯油车的进化版本,跟纯电车是风马牛不相及。
: 一旦抓住了这个本质,所有困惑都迎刃而解。奈何大部分消费者迷迷糊糊的总想把混动跟纯电放一起比较。
--
FROM 120.244.163.*
增程和纯电对比没有结果的
【 在 perceiver (perce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清楚原理,增程就是应该和纯电比,插混和油车比。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混动车的本质是纯油车的进化版本,跟纯电车是风马牛不相及。
--
FROM 220.177.61.*
燃油车解决了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那它就是增程或插混了。
【 在 yuanda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增程注定是过渡产物。。
:
: 原因很简单,一旦用油,和燃油车相比,油耗毫无优势,现在很多燃油车的油耗非常低。
:
: 如果用电的话,只能家里有充电桩的情况下,日常代步、短途使用。否则充电频率太高了。而且增程车的用户,貌似大部分情况都是用电,并且没有任何调研数据支撑显示增程车的用户充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2081212C」
--
FROM 39.144.106.*
核心在于供电,只要能压缩用电量,不需要充电。
【 在 bmulp 的大作中提到: 】
: 燃油车解决了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那它就是增程或插混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2081212C」
--
FROM 124.127.200.*
混动要分油混和插混吧,油混就是燃油车的进化版本,适合家里没桩的,
而插混更接近于纯电,弥补纯电长途补能短板的,纯电补能问题解决以后就没有市场了
【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混动车的本质是纯油车的进化版本,跟纯电车是风马牛不相及。
: 一旦抓住了这个本质,所有困惑都迎刃而解。奈何大部分消费者迷迷糊糊的总想把混动跟纯电放一起比较。
--
FROM 14.154.45.*
燃油车的小电池带不起智驾和智能座舱等有点需求吧
【 在 yuanda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核心在于供电,只要能压缩用电量,不需要充电。
--
FROM 220.196.192.*
就是过渡多少年?
【 在 yuanda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增程注定是过渡产物。。
: 原因很简单,一旦用油,和燃油车相比,油耗毫无优势,现在很多燃油车的油耗非常低。
: 如果用电的话,只能家里有充电桩的情况下,日常代步、短途使用。否则充电频率太高了。而且增程车的用户,貌似大部分情况都是用电,并且没有任何调研数据支撑显示增程车的用户充电条件比纯电车用户更优越,更多人是为了有个油箱兜底,结果就是充电频率非常高,和纯电车抢充电桩也不是新鲜事。
: ...................
--
FROM 121.2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