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Model Y L充电效率会成为影响它长途出行的最大因素
冲到90%用时38分,这么比的话,YL充电没有什么优势,应该是充电确实还没优化好。
【 在 litra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你看个我9月份的充电记录吧,在华为的液冷充电桩从17%到90%用了38分钟,21年的长续航[upload=1][/upload]
--
FROM 121.21.209.*
应该是的。好像自家v3超充电流大。
【 在 diaozi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三方液冷最高只有150kw吧只有自家超充能激活250kW
: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121.21.209.*
浅色内饰可以选配了。MD,要心动了。
【 在 bixushizimu (bixushizim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比较关注Model Y L和i8,看了几个测试Model Y L充电情况的视频,用自家的v3超充还行,用第三方超充的话,后半程功率掉的太快,充到80%要40分钟了。比理想i8慢20多分钟。Model Y L的充电效率可能会是影响它长途出行最大的因素了。
: --
:
:
--
FROM 115.171.63.*
市内出行有家充,确实影响不大。
主要是还是想能兼顾长途。
【 在 jj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市里开开,家里有充电桩的没啥问题。
--
FROM 223.70.116.*
5c电池能设计出来,应该问题不大。
现在5c桩少,可能还是建桩成本和电网容量的原因大一些。
【 在 mdkku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心补能速度的话,要么烧油,要么换电
: 充电快了电池受不了,充电慢了司机受不了
--
FROM 223.70.116.*
确实是。
而且5c电池现在还没经过长时间市场检验,得过几年才能看到它真实的使用衰减情况。
【 在 kkxkkx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论:高温对电池损伤确实是主要因素,良好的散热设计可以显著降低大功率快充的负面影响,但“损伤可以不计”可能过于乐观。实际效果还依赖于电池化学成分、充电策略和使用场景。建议关注具体电池的C率(充电倍率)、温度曲线和循环测试数据,以评估快充的长期影响。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223.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