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汽车市场是很难接受小众品牌的
其实这个标题取出来,是基于自己在这个行业很多年,想和大家聊一下一个年销量无法超过12万的小众品牌,日子有多难熬。
其实一辆车的成本主要是物料成本+制造成本+前期研发+后期销售管理之类的费用
为什么我要取这个标题,其实是技术决定了,汽车行业就是重资产,重销量,看摊销,看管理的模式,而小众的汽车品牌,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太好
先说物料成本:
目前所有的主机厂的物料几乎都来自供应商,加部分车身发动机电机自制,不管从哪里来,也都是来源于原材料通过模具加工而来,因为现在各大主机厂都是要自己设计新的东西,所以采购的物料大部分都是要重新设计开发和制造的,这里面卡脖子的就是制造的模具和工艺,由于对批次一致性的要求,主流的冲压,注塑,铸造,滚压等工艺要求的模具都是在80万套一副,也就是说只要模具一造好,他就可以做出80万套左右的零件出来,如果有一模多穴的,还可以造出更多,不管怎么样,80万就是个起订量,一般一款车造出来可以卖六年,算下来一年12万,6年72万,刚好在这个坎,留下几万用于平时的报废,还有后期的售后。这么说大家明白了吧,如果你的车一年只卖几万台,卖个5年也就是30万台,那单个零件分摊的制造费,模具费都是要成倍上涨的,你拿着30万的采购订单去找供应商报价,拿到的价格肯定是远高于那些大厂,所以有些车子的原材料贵,不是他真的贵,而是买来的东西就比别人贵。
第二,制造成本
这个和第一点类似,只不过是从供应商那里制造到了厂内组装的费用,这个费用更好,因为汽车生产线一般分为,冲压,涂装,焊装,总装。每条线投资都是以亿元计算,而产能呢,至少都是10万~20万/年来算,所以如果一个车厂一年的生产量低于这个数字意味着,投资分摊更高,效率更低,最后导致制造成本更高
第三,研发+销售管理费
其实这个也好理解,不管是你设计一款卖10万一年的车,还是一款卖100万一年的车,你的设计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试验费,测试费,销售费都是不会变的,而且这个是大头,举个简单例子,一辆售价20万的畅销车(年销量15万台左右),制造+物料成本大约60%,剩下的40%都在后端了,有兴趣的同学简单算一下帐就知道了,同样是5个亿的管理费用分摊到50万/年和5万/年,就会导致单车成本上涨1万块,这1万块完全只能由消费者买单。
看看曾经的力帆,众泰,宝沃,观致,其实都是在年销10万~20万量挣扎了很久,最后都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没办法,汽车行业就是这样的,行业特征就决定了要么向上,要么向下,跟所谓的自动驾驶,智能汽车,都没关系,本质还是制造。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小众的超跑品牌最后都要被大厂收购,因为量太小了,太小完全支撑不起规模效应,然后被大厂收购以后,最后都会平台下方,和走量的车型共用很多零部件,达到成本的优化。再降一点比如豪华品牌BBA,今天也是在努力打造平台化,实现更大的规模效应。年销量也都达到300万级别
好了,罗里吧嗦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想回到原点,想说其实今天那些低于12万一年销量的新造车实力其实都是很危险的,别看年报比去年增长多少多少,其实那是因为基数太低太低了,去年卖2万,今年卖3万,号称涨了50%,但其实连汽车行业最低的门槛都还没迈进来呢,至于他们为啥每辆车亏损那么多,还真以为是消费者赚到了呢,有些车价那么高是为啥,其实不是说真的物料比别家好多少,制造高多少,完全是因为量太小了,根本在市面上无法买到便宜的物料,也无法分摊自己高昂的投资和后期管理费,最后才加到车价里的
所以,一些车厂说要靠高价造小众品牌,其实都是忽悠消费者的,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初创企业太需要销量了,哪哪都要花钱,怎么回本,销量是最好的解压方式,今天之所以小众,这是市场选择了他们的结果,而不是他们选择了市场的结果。小众的汽车,如果无法成为大众品牌,最后只有一条道路,就是被收购或消亡。
--来自微水木3.5.5
--
FROM 114.85.147.*
理想才卖几万辆,毛利率就快20%了,怎么解释?
【 在 lakaka (zassl)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这个标题取出来,是基于自己在这个行业很多年,想和大家聊一下一个年销量无法超过12万的小众品牌,日子有多难熬。
: 其实一辆车的成本主要是物料成本+制造成本+前期研发+后期销售管理之类的费用
: 为什么我要取这个标题,其实是技术决定了,汽车行业就是重资产,重销量,看摊销,看管理的模式,而小众的汽车品牌,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太好
: ...................
--
FROM 118.89.222.*
毛利20%就是亏损企业啊,没毛病啊
要是赚钱早就公布净利润值了
【 在 plen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想才卖几万辆,毛利率就快20%了,怎么解释?
: 【 在 lakaka (zassl)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其实这个标题取出来,是基于自己在这个行业很多年,想和大家聊一下一个年销量无法超过12万的小众品牌,日子有多难熬。
: ...................
--来自微水木3.5.5
--
修改:lakaka FROM 114.85.147.*
FROM 114.85.147.*
毛利是什么意思?不加入公司运营成本吗?
【 在 plen (杯酒人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想才卖几万辆,毛利率就快20%了,怎么解释?
--
FROM 211.154.194.*
楼主说的一和二是毛利范畴,三是净利,一年几万辆毛利就能到合理水平了,10万以上净利就可以转正了,如果烧钱搞研发和推广,那就没谱了
【 在 mcbroom (韩粉的粉)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利是什么意思?不加入公司运营成本吗?
--
FROM 118.89.222.*
大观点没错,所以新势力三家看着就蔚来安全些
--
FROM 114.242.224.*
不加,只算物料和制造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毛利是什么意思?不加入公司运营成本吗?
: 【 在 plen (杯酒人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 理想才卖几万辆,毛利率就快20%了,怎么解释?
: ...................
--来自微水木3.5.5
--
FROM 114.85.147.*
实在,奈何有信仰的不信邪
【 在 lakaka (zassl)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这个标题取出来,是基于自己在这个行业很多年,想和大家聊一下一个年销量无法超过12万的小众品牌,日子有多难熬。
:
:
:
--
FROM 106.121.186.*
好在新能源是个增量市场,随着时间推移,用户会越来越容易接受新能源车,有巨大的红利
年产3万台,如果保持每年50%增长,3年突破10万,5年突破20万
--
修改:hondooo FROM 222.129.53.*
FROM 222.129.53.*
【 在 hondo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在新能源是个增量市场,随着时间推移,用户会越来越容易接受新能源车,有巨大的红利
: 年产3万台,如果保持每年50%增长,3年突破10万,5年突破20万
5年太慢了,5年后所有传统厂商都有自己的新能源车平台了.....
--
FROM 219.14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