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其实还是理想的技术路线靠谱
技术简单又实用,发动机体积小巧,电池容量也随便选,各种车型尺寸都可以做,可以做成四驱,性能足够强劲,省油效果还不差,除了高速省油没那么夸张、油箱小了点,真的找不出什么毛病。这么多厂商还没有高中毕业的有眼光
--
FROM 125.119.253.*
因为1.2T够用了啊,也是为数不多能买到的国产货了
【 在 aircrane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做不了,要不然这么大车为啥只塞进一个破1.2t
--
FROM 125.119.253.*
详细说说?增程式连轻卡都可以做,哪里误会了?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种尺寸车型都可以做”是个天大的误会
--
FROM 125.119.253.*
理想ONE的电池做成那么大,感觉没什么必要啊,缩小到60公里足够了,连快充都可以去掉,就是一台纯粹的增程车,这样成本、油耗、空间都能改善不少
【 在 zdj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增程就是用个小发电机取代了部分电池的续航,不仅便宜很多、也解决了补能问题,但理想one做的一般吧,能耗控制不好、増程器噪音震动也一般。
: 增程成本和补能的优势会长期存在,因为,锂电池降价潜力极为有限,高峰期集中快充难题也难以解决。
--
FROM 125.119.253.*
怎么可能做不了,1.2T发动机、60公里电池,元那种体积绰绰有余。理想做大型车,肯定是利润高。做个10万块钱的小SUV,那点利润都不够投资人塞牙缝的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市场最需要的中型和紧凑级SUV理想就做不了,第一款是中大型SUV,第二款要做全尺寸SUV,可以看出问题在哪里了
--
FROM 125.119.253.*
中国北方冬天就搞不定,纯电有个毛用,混动才是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理想搞纯电显然是为了撑股价,对手都马上推出增程了,理想就没戏了,只能再开发新市场
【 在 gaozhu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想新建上海研发中心,做纯电超充换电,李想战略眼光多敏锐
: 还真以为他选择增城路线走下去?
: 18年困难时期融资也不力,超充换电投入太大,竞争又激烈,走一个过渡路线先把企业做活起来,增程是新能源路线里面最简单投入最少得那种。
: ...................
--
FROM 125.119.253.*
理想肯定做得出来,只是利润少,它的主要目标客户还是有点钱和文化的
【 在 aircra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做不了,是理想做不了。
: dmi和crv phev不直驱不就是增程么?
: --来自微水木3.5.8
--
FROM 125.119.253.*
嗯,纯电车主们大冷天裹着被子,坐在车里开心地畅想三年后的美好未来
【 在 gaozhu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上汽大众通用百度谷歌苹果等等等,跟三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总的人才聪明度是过去几年的十倍可能都不止,现在每一天都可能会发生技术突破,坚持赌混动的三年后全部都会被扫进历史。
--
FROM 125.119.253.*
比亚迪的插混怎么放下那么多东西?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电机、电池,而且都是大功率的
【 在 aircra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宝马i3的增程器是0.8的单缸,还只有9l的油箱,今天的crv插混,油箱只有26l,车长比油车多了73mm,轴距却小了1mm。别当这些车厂是傻子,能放下他们犯得着搞这么奇葩么
--
FROM 125.119.253.*
是的,这么多技术人员,怎么就搞出了插电混动这坨屎?还不如理想的增程体验好
【 在 tclj9 的大作中提到: 】
: 插电混动,是电机和发动机可以同时产生动力的。
: 这点就比增程式强大太多 了
: 世界上这么多技术人员,增程式这种最 幼稚的东西能想不到?
: ...................
--
FROM 125.11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