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2015年的选择电车想法,至今不变——续航200多就够了
2015年的选择电车想法,至今不变——续航200多就够了
2015年开上第一辆电车,平时续航170,冬天100出头。
那时候就凭借对汽车的认知,有了未来十年对电车的期待。
就俩条件:
1、合资品质,耐用性高,可靠性高。
2、电池三十多度,最多四十多。续航二百多三百。
只要自己有桩,二百多市区完全够用,从来也不用去外面充电。
公共充电桩再密集再近便,你也不能霸占一宿。
一周出去充一次和两周充一次,对我的侮辱是一样的,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我一年三四万公里,有三万公里在家充电,如果使用公共充电,每年多花费五千元左右。
考虑到终身可能会拥有电车,拿出一万元贿赂物业搞定私桩,都是合算的。
有私桩一劳永逸,没私桩换房都值得。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是这么想。
三十多度电,电池不会太沉,不会影响刹车和操控的造价成本,导致车太贵。
甚至很多车并没有因为车重而提升操控,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电池的寿命不需要因为少而担心,国家半强制的8年12万公里免费保修,是有数据支撑的。
2015年以前,国家为了老百姓放心购买电车,强制保修5年十万公里。根据厂家品质的逐步提升,希望到2016年保修提升到8年15万公里。最后综合各厂家行驶数据,定为建议8年12万公里。到达2018年,各厂家几乎都提供了更长公里数甚至更长时间的免费保修政策。
以现在市面上车辆的低劣品质,辅助驾驶的高速发展,电池科技的高速变革,收入的不断上涨,车价的不断降低,8年是普通人很难忍受的,根本不要奢望。别说便宜车,所有高端电车三四年基本都换手了。随便加个特斯拉MODEL S车主群,简直就是二手车交易群。
因此我考虑买电车,只考虑两年折半,五年报废。在这个条件下我能接受再买。
长途问题,我觉得太多人痴心妄想了。
续航即使五六百,上了高速也只有二三百。
真正能在高速上跑350公里不充电的,要么价格极贵,便宜的品质极差。
如果为了续航,买个十五万电车,为何不七八万买个电车市区代步,七八万买个油车跑长途?
纠结于养俩车比养一个麻烦的根源是根本没有那么多长途需求,导致不愿意为长途单买一辆车。
没有那么多需求还多花十万八万去提升一丢丢续航,我是不舍得。
本身就那么一丢丢长途需求,一年多充两次电,节省十万八万的,我愿意。
--
FROM 111.199.52.*
【 在 gaozhu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放眼望周边,如果觉得大家都是错的,那就很危险了……
股市十人九输,你说赚钱的人是错的?
80%的财富掌握在1%的人手中,你说这1%的人是错的?
--
FROM 111.199.52.*
【 在 qw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八万油车你有号吗。停车位呢。
六环外免费停车位多的是。
外地牌随便上。
你真有那么多长途需求,根本不会纠结这些问题。
--
修改:factisdark FROM 111.199.52.*
FROM 111.199.52.*
【 在 buffer3568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不能像SUV顶上可以加行李箱一样,平时只带一半电池跑,要出远门再把另一半加上,设计个接口可以实现吧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厂家唯利是图。技术没难度
--
FROM 111.199.52.*
【 在 out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设200kg电池,随便安装通电应该可以,固定也不是太大问题,但是平衡是问题吧。
设计在中央鼓包位置,问题不大。
--
FROM 111.199.52.*
【 在 buffer3568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刚才想了,可能更重要的问题是装上以后重心太高了。
: 装的问题相对好说,可以市里设一些点帮你装就行,甚至这个电池不用一开始就买,要用时到这些网点去租就好。用完再去拆掉。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2,8」
设计在中央鼓包位置,问题不大。
--
FROM 111.199.52.*
【 在 carcharias 的大作中提到: 】
: 合资品质是啥意思?
卡罗拉的耐用性,
高尔夫的操控,
308的减震,
轩逸的静音,
当我在针对这些优点选择这些车的时候,它们的缺点也不是无法接受。
国产车就是优势不明显,没有突出亮眼的一技之长。
就算有,也会被其它过于严重的缺点拖累。
--
FROM 111.199.52.*
【 在 dianzu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私桩换房都值 这句不同意,车的重要性哪能和房比
:
这句话确实有历史背景和短期意义。
2017年3月北京房产新政推出,预示着未来至少三年,可能五年甚至十年,房价是只降不涨的。
在这种时候,有改善需求的,抓紧卖房才是保本。
这几年除了学区房,都有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多的降幅。
趁这个时间换房超级划算。
--
FROM 111.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