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浅谈车载动力电池安全(1):从宁德811到弹匣电池,“不自燃”还有
弹匣电池,原来是子弹匣。
还以为是有一键解散电芯功能,起火的时候,除了一键解散电芯,其他都没用。。。。
还以为能把电芯弹出来。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浅谈车载动力电池安全:从宁德811到广汽弹匣电池
:
: ☆
: ...................
--来自微水木3.5.10
--
修改:FLYBBS FROM 39.152.24.25
FROM 36.128.120.45
理论上不太难吧?
【 在 FHWYSH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一键解散电芯的功能,那把它命名为“弹射电池”比起“弹匣电池”来更合适。
--
FROM 39.152.24.25
大概多少辆?
【 在 googlestyle (googlestyle)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分钟的逃生时间才合理,
: 遇到碰撞变形的事故,
: 5分钟连拿到工具的时间都不够。
: ...................
--
FROM 39.152.24.25
那怎么特斯拉还是经常自燃?
【 在 FHWYSH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的主要电池安全标准在文末都列出来了,各家车企旗下在不同市场销售的车型,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标准去做认证(比如大众汽车旗下的车型就是这种做法)。
: 同理,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特斯拉可以选择各自遵循不同的标准进行电池安全设计——但是目前它还没有这么做。
: 附图是特斯拉的一款电池包的热扩散实验结果(触发电芯热失控的方法比GB38031-2020更严苛:GB中规定触发单个电芯热失控然后观察结果,而特斯拉的这次热扩散实验同时触发了10个电芯热失控),可以看到,电芯发生热失控后逃生时间>50分钟。
: ...................
--
FROM 39.152.24.25
自燃都是A1,没有A2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1. 注意主楼中二、4.(2)提到的这段话:
: 电芯层面、pack层面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本质区别:
: 在A1、A2这两种情况下,电芯层面的安全措施都保持有效状态;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75.167.130.6
特斯拉很多静置自燃的,这个版一般说自燃都是指静置自燃。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静置自燃和碰撞后自燃都归属于“自燃”,对于静置自燃的状态,适用于第2点。
:
: 特斯拉电池的最大风险点在于电芯的数量,一个电池包中的电芯数量达到3000~8000节。即使对于松下、LG这样的成熟流水线,生产的NCA电芯也是存在ppm级别的故障率的;按照特斯拉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推算,特斯拉车载电池中电芯的总量达到30亿~80亿;再按照ppm的级别测算一下,就能知道特斯拉电池包的安全技术措施阻断了多少比例的热失控/热扩散事件。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36.128.120.45
记得特斯拉的电池包是并联的吧。
热失控简单,但如果是1个电池短路呢? 那可是这个电池包所有电池短路。
这个时候Pack层面的安全措施就没用了吧?
【 在 FHWYSH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特斯拉采用18650、21700电芯的电池包来说,如果只触发一个电芯发生热失控,那么只要pack层面的安全技术措施没有失效,则电池包发生热扩散的概率很小。
: 所以特斯拉的18650、21700电池包在开展热扩散实验时,至少是同时触发5个电芯发生热失控。
--
FROM 39.152.24.25
CID的原理能大概说说吗?
【 在 FHWYSH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18650、21700电芯电池包由于电芯数量多(达到方形电芯/刀片电芯/软包电芯电池包中电芯数量的10倍以上),所以18650、21700在电芯层面都有一项关键的防短路技术措施:CID自动切断阀;它在A1、A2情况下都不会失效。
: 你提到的这个隐患在其它电芯种类的电池包中同样也是存在的,那其它类型电池包在电芯层面是否采取了这项安全措施呢?
: 除了比亚迪,其它车企都没有。
: ...................
--
FROM 39.152.24.25
外短路不去管它,方法很多。
关键是电芯的内短路,
听起来还是马后炮,都是电芯短路之后一段时间的事了。
特斯拉的并联结构还是一短都短。。。。
不过也就是理论上即使都短路,也不会出事。
【 在 FHWYSH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具备完整的“不起火”技术设计的电池包中,(GB38031-2020颁布之前的绝大部分国内车企电池包不用去想了,都是没有采用这种技术框架的)
: 首先是通过pack层面的安全技术措施来监控外短路的发生,并且从pack层面将短路源切断,同时启动降温/冷却/灭火措施。
: 当pack层面的安全技术措施发生失效时,短路源持续存在,并引发某些电芯内部的副反应产热析气;CID装置中含有温度压力触发的翻转元件(类似于光敏器件),当电芯中的热量与气体聚集到一定程度时,电芯中内置的CID装置被触发自动翻转动作,将电芯从回路中切断,避免链式反
: ...................
--
FROM 39.152.24.25
说来说去,特斯拉的电池还是不行呗。
就算新的铁锂,也不能从电池结构上保证不起火。
【 在 FHWYSH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提到的特斯拉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快速起火的问题,体现的是“阻止/延迟电池包热扩散”与“阻止电芯热失控”这两种层级上的电池安全水平投射到现实驾驶环境后的真实差异。
: 能够“阻止/延迟热扩散”的电池包,在热扩散实验中,当单个电芯被引发热失控后,
: 它能够将电池包的起火延迟到规定时间之后,或者扑灭单个电芯的热失控起火。
: ...................
--
FROM 39.15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