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特斯拉的事情不复杂啊
硬件bug才可能是随机出现的,很难查,比如电压不稳,电磁干扰,都是随机的。软件bug都是逻辑bug,特定流程下出现,只要按规定流程操作保证不出现bug就行。
我们处理软件bug,一般是设定操作流程规范,避免用户不按照流程操作,这样比较简单。
【 在 SHUOT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说鉴定的事情,软件的bug确实很难鉴定
: 能鉴定出来就能稳定复现了,能稳定复现的要改简直不要太容易。
: 难改的都是复现不出来的,但是程序员都知道,不能稳定复现或者复现几率很小不代表没问题。
: ...................
--来自微水木3.5.10
--
修改:west FROM 117.136.0.*
FROM 117.136.0.*
对的,要在法律内解决问题,不提倡发动媒体和水军解决问题
【 在 weix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情况,没有公信力的机构发声,就没有实锤的结论,靠喷也没用,抓到证据罚个几百亿才是正理。
: 程序有程序的检测,运行有log,执行情况可以用机械结构反向论证,也可建立标准强制要求存储足够判断的信息和记录。
: 调动民意,只会让未来更多车企把经费用在新闻公关上,对买车人不利。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7.136.0.*
ABS启动了就说明踩到刹车极限了,这个极限是地面和轮胎摩擦系数决定的,再狠踩已经没用了
【 在 hellogg 的大作中提到: 】
: 啊啊啊,我也累了,不管了。。。
:
: 正常人遇到紧急情况时,都会狠踩吧。。。或者一开始以为不用踩太狠,可后来发现不管用,就狠踩了。说明车子的刹车动作没到司机预期的效果,这也说明是有问题吧。
: ...................
--来自微水木3.5.10
--
修改:west FROM 117.136.0.*
FROM 117.136.0.*
载重车沙土车很多,地面可能不干净,要现场看看细节
【 在 hellog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有当地情况的视频,觉得地面情况不错的。
:
: 【 在 w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7.136.0.*
国内又不是第一起关于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案子,以前就有第三方检测的案例
【 在 BreathL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韩那个案子检测的是汽车传统领域,特斯拉刹车可能涉及到控制逻辑和代码bug,你莫非觉得国内存在第三方检测机构有能力进行检测?
:
: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7.136.0.*
车子里黑匣子有全部完整数据,淘宝买根适配线就能读,操作流程我已经在版上发过帖子了,照着操作性就行,不要再拿数据不全当借口了,显得自己没有动手能力
【 在 fly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瞎说别张嘴就来
: 最后六秒的数据谁给的
: 为什么那么多能说明问题的数据都删掉了,譬如刹车踏板行程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7.136.0.*
我们一般是设定流程规范,比如你按完按钮1才能按按钮2,反之则是灰的按不了
【 在 SHUOT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户怎么可能完全按照流程操作
: 软件bug是逻辑bug没错,然而逻辑处理分支太多
: 没人能考虑到所有分支,难以复现就难以复现在这里了。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7.136.0.*
我只是从第三方角度说说问题的核心,不关心你们和特斯拉维权谁胜谁负
【 在 fly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去联系车主啊
: 数据又不在我这里
: 我说的都是公开的数据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7.136.0.*
特斯拉退出中国也无所谓。不过不按法律流程解决问题,确实开了个很坏的头。
【 在 BreathL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斯拉现在并不需要回应女车主的关切,而是要回应公众的关切,如果特斯拉能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使舆论倒向特斯拉,那女车主也就闹不起来了。
: 或者特斯拉大大方方说“我现在也没能力证明我的刹车没问题,后续我们会增加车辆行驶数据的记录内容,尽可能把问题搞清楚”。这也算实事求是的、负责任的态度,但恐怕特斯拉为了自身利益,不敢这么说。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1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7.136.0.*
不会的,这个流程除非自己一开始没注意,注意到后都很容易设定,你可以在按钮1被按后设定50毫秒延时在亮按钮2,就不会同时被按了,软件设置毕竟比改硬件容易的多
【 在 SHUOT 的大作中提到: 】
: 偶尔该灰的没灰掉,或者灰掉之前被按了,或者没想到用户两个一起按了
: 不都是可能出bug的地方么,如果所有问题都没有,也就没bug了
: 都按照写代码预想的流程和数据走,那不就没bug了。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7.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