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浅谈车身结构安全(2):消费者如何判断车身结构安全效果?
其实大道理就是,别把大嫖车和懂车帝的拆车当成评价车子安全性“等级高低”的工具
【 在 ackerx 的大作中提到: 】
: 厂商公关部的文章?格式摆的挺好,但说了半天就是说消费者啥都不该知道,即便有人尝试去知道也不值得信?那倒是说说谁可信。
:
--
FROM 111.199.189.*
没有
前防撞梁用多厚的钢板或者是铝板,悬架是铸铁的还是铝合金的,都和安全性没关系
【 在 bszfdyw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除了看中保研碰撞成绩,还有什么途径能了解车子安全性?
:
--
FROM 111.199.189.*
反例:大货的钢材牌号放在乘用车上都堪称垃圾级别,然而谁撞谁跪
只看材料的抗拉强度而不看厚度和形状是很大的误区
【 在 zeartics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除了数据,结构也很重要。但是,从钢材数据都垃圾的要死的车,结构再好会完全弥补么?这种东西就跟打游戏的战绩一样,战绩好的打的不一定很好,但是战绩差的打的一定很差
--
FROM 117.136.0.*
非要说的话,只要不嫌费油,所有钢材牌号不超过980MPa(也就是全部钢材不超过懂车帝所谓B级钢的垃圾水平)一样可以设计出IIHS全G、ENCAP五颗星的乘用车。
【 在 zeartics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控制下变量么?好歹同级啊?suv跟轿车对撞,suv就是有优势
--
FROM 223.104.38.*
那你说抗拉强度不超过450MPa垃圾水平的全铝车身豪车是怎么回事?材料强度比1500MPa热成型钢垃圾那么多,安全性还能找补回来?
【 在 zeartic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也说了前提 不嫌费油,这么说,按坦克那么造车不就得了?极端就没意思了。现在的在售车里,有哪个用700兆帕的钢最后CIASI、IIHS 全G的么?本田好像真用了,翻车翻得挺惨
--
修改:i925XE FROM 223.104.38.*
FROM 223.104.38.*
要是很接近,怎么同时期都属于新架构的帕萨特和凯美瑞小重叠偏置碰撞水平差那么多?仅仅是帕萨特钢材牌号不够高、高强度钢用量不如凯美瑞多就可以解释的么?丰田和大众车身前部的传力结构就是不同风格的设计,这是根源。
【 在 Lyph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车身发展到今天,同级别同类型的车白车身结构已经很接近了,那么比较钢材强度就是有意义的。
: 一会儿扯货车,一会儿扯坦克,一会儿扯全铝就没意思了。
: 如果陷入不可知论,那么请所有车企,特别是用450mpa的那家以后都不要宣传任何扭转刚度,白车身重量强度等等。毕竟单一参数毫无意义。
--
FROM 223.104.38.*
说明的是MQB这个结构需要在局部增加强度去应对小重叠偏置碰撞的工况,你不能用这个结果去倒推出两个牌子钢材牌号和用量上差了多少,因为两家的车头结构就不同,在小重叠这个工况下的表现也不同,MQB的结构对这个工况先天吃亏,所以需要局部加强。MQB这个结构的特点是本质原因,而不是大众的钢材跑分比丰田差是本质原因,你换个工况又不一样了。
类似的你可以看到CIASI的测试里有很多便宜车能撞出A的水平,同级别的某些大厂车子相同工况是P或者M,这并不代表便宜车的车身架构里超高强度钢的牌号和用量比用来对比的大牌反面典型能高到哪儿去。
【 在 Lyph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重叠偏置碰撞,2020帕萨特的结果可不差,中保研对前后两个年款的测试结果,恰恰说明,钢材强度的重要性。
: 你不要告诉我帕萨特2019和2020款结构都变了。
--
修改:i925XE FROM 223.104.38.*
FROM 223.104.38.*
沃尔沃用超高强度钢,不能说明用了超高强度钢或者用量达到什么水平的车很可能安全,更不能说B车用的热成型钢比例没A车高就相对不安全,而后面这两条就是只看拆车材料跑分容易得出的误解。
【 在 Lyph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构和钢材强度都要看,没人说只看个钢材强度数据就评判什么,该软的软该硬的硬,愿意进来讨论的人这点基础知识应该还能知道。
: 但,毕竟有沃尔沃,无论实战成绩,碰撞成绩,还是技术实力都是公认的标杆,他在结构足够好的情况下还要用大量高强度钢,你再说低强度钢一样满足设计这不是很苍白么,也许64kmph能g,70kmph就poor了吧?不过这也是技术实力的体现咯?这是第一。
: 第二,对于一些全球车型,国内外用料不一样的情况出现,这意不意外,惊不惊喜?这又让专业人士如何解释呢?这不是节目存在的意义吗?所以我看完此贴的感受就是民间组织最好闭嘴,这样车厂干啥都能自在点吧。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