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model 3软的头部撞不过头部硬的发动机很符合安全
这个碰撞中特斯拉更惨,主要原因是被隔离栏怼住,有点像多车追尾中的夹心层
正常的正面碰撞,一般两车都打横,未直接碰撞的那侧被卸力
而特斯拉的另一侧是隔离栏,最终只能硬挨这一下
【 在 bj798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车软的头部, 在高速撞击的时候, 能缓冲一下, 尽最大可能保车上人的命
: model 3只要不被对方发动机撞碎了, 溃缩的多一点, 也就算大赢了
: 头部硬的发动机, 高速撞另一个发动机, 或者刚到墙上, 司乘, 会不会更危险?
--
FROM 221.12.37.*
可以换个方式考虑这个问题;
A车被B车直接侧撞,如果边上没有护栏,那A车被撞开,损失只在被撞测
但如果A车另一侧有护栏,则基本就被挤垮
特斯拉撞A6的这个撞击中,特斯拉相当于驾驶侧又受到了护栏来的回力;这个力A6是没有的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结论是特斯拉车头受到的冲击,比奥迪大?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Plus」
--
FROM 221.12.37.*
是不是更安全看不出来,因为这次事故中两车的姿态不一样
感觉特斯拉司机能活下来应该算运气
可能A6撞击角度再稍微大一点或者相对速度更高,特斯拉司机保不齐就被挤挂了
【 在 bj798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这个碰撞看, model3 更安全
:
--
FROM 221.12.37.*
和太极有毛关系
双车对撞本身就会打横卸力
单车碰撞测试,最终车子都会侧转卸力
多看点视频就能明白
【 在 onewaistcoa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起来,所有车企都需要研究一下中国太极,学会正确的卸力,碰撞前控制好车轮及车身,携好力走好位,安全系数将大幅提升
:
--
FROM 221.12.37.*
少玩点键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再不济多看几个视频也行哈
【 在 onewaistcoa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懂的真多,砖家
--
FROM 221.12.37.*
除了yygq抖点小机灵,你还会点啥?
谁还会嫌你丢人丢的少?
【 在 onewaistcoa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你装、表演就够我乐呵了
: 请继续
:
--
FROM 221.12.37.*
以后的趋势车架和电池组的集成度进一步提高,最终车架变成电池容器,能塞电池的地方差不多都塞,
从装了电池组的车,转变为看起来像车的电池组
感觉三元锂要出局
【 在 tele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动机会撕裂托架自己去撞,至少不用A柱帮发动机承受撞击的减速力,这样不需要车架变形来承受发动机的减速。电车的电池在后面,需要车架承受撞击来对电池减速,车架变形会更严重。所以如果车架一样的话还是油车更安全
:
--
FROM 221.12.37.*
关键还是对手太水,兴奋不起来
【 在 onewaistcoat 的大作中提到: 】
: 继续,我挺喜欢看的
: 最好体现一下水平,目前表现低于平均水平了
:
--
FROM 221.12.37.*
满嘴跑砖家的,敢情砖家就是你的梦想?
这是命中缺砖,靠嘴补的意思么?
【 在 onewaistcoa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最喜欢产线工人水平,然后冒充业内砖家了
: 别停,继续
:
--
FROM 221.12.37.*
不就是YYGQ喷么,还装做讨论?你这也太把自个儿当回事儿了吧
【 在 onewaistcoa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太迟钝了,还是学徒?
: 我最初就压根不想和你讨论,看不出来?哎
:
--
FROM 221.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