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燕山石化为加氢站供氢的新闻
技术成熟了也需要大电池,没有大电池就不能做动能回收,下坡路段还要用机械刹车,这平均能耗就难看了,安全性也不够。
增程方案挺好的,我认为就是最终方案而不是过渡方案。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增程式氢能车本来就是过渡阶段的妥协产品。技术成熟了肯定不用大电池做蓄水池啊。
--
FROM 223.71.143.*
300度电按目前铁锂电池800元/度电的成本,也就24万,考虑到换电系统冗余电池成本,再加25%,30万差不度了。
重载大货油耗百公里30~40L,合计油价220~290元/百公里,电耗100度/百公里,电价100元/百公里,差价100元/百公里。
30万的电池成本,只要跑30万公里就可以抹平,而重卡跑30万公里也就是两年的事儿,两年后纯赚,所以我认为成本并不是特别大的。
如果国内某厂家肯搞换电站的话,按16万公里高速公路,每200公里布置双向2个换电站,全国布置1600个换电站,每个换电站投资100万,也就是16亿的投资,可以带动40万辆的年销售量和1600亿的年销售额,怎么算这个生意都是划算的。
特别是车电分离方案事实后,车价本身对于司机来说也没有额外负担。所以我看好蔚来今后进入商用车市场。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这成本比搞氢能还大得多。
--
FROM 223.71.143.*
纯电重卡有没有戏,主要看换电站网络布局,换电站网络如果实现全国覆盖的话,纯电重卡跑长途也没问题。
这方面蔚来搞很合适,也有经验。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业园区周边跑跑可以,我在包头见过一些电动大型半挂车。
: 重卡纯电长途没戏的。大货是氢能源最佳应用场合,不需要抽风式的急加速,就要长续航补能快,气罐外挂,不进市区,不下地库。公众安全性好。还有一辆大货排放顶好多辆小车。
--
FROM 223.71.143.*
100万只是换电站的设备成本,冗余电池成本已经折算到车里,电网容量扩改成本大小不一,只能一站一算。服务区土地租用成本也没算,那个不是CAPAX,算是OPEX。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对换电站投资太保守了吧
--
FROM 223.71.143.*
据悉,蔚来第二代换电站单个成本为150万
【 在 ffe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换电站成本,按照蔚来开封换电站是700万,每个换电站常备13块300度的电池,每个小时只能服务13辆车。而且要大规模扩容电网,这些都是钱,谁投的起啊。
:
--
FROM 223.71.143.*
冗余电池的成本已经折算到每车电池里,按25%冗余,30万/车(不冗余的话是24万/车)
【 在 ffe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蔚来才几辆车,重卡有多少,一个小时要想服务一百辆重卡,意味着每个换电站要常备100块电池充电
:
--
修改:yehorse FROM 223.71.143.*
FROM 223.71.143.*
那是总投资成本,我说的是单个换电设备的成本(量产后还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这也是蔚来自己公布的。
【 在 ffe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封被拆的那个蔚来换电站成本是700万,发改委备案的文件都贴到版上了
:
--
FROM 223.71.143.*
双碳目标下,电网不做扩改是无法实现的。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都会设置功率输出限制的,哪有无限大的电流和功率,
: 多台车同时这么搞,局部电网那个投资就很大了。
:
--
FROM 223.71.143.*
也是一种方案。不过我个人更倾向于大电池+换电的方案,毕竟技术成熟。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也不需要多大的电池,有个三四十度还不够吗?相当于1000度电的车弄个三四十度电的电池不算个事,对比纯电车还是优势很大。
--
FROM 223.71.143.*
这是个逐步推广的,不可能全部重卡一夜间全换成换电的。
重卡按均速80公里算,跑200公里需要2.5小时,电池充电需要0.6小时(1C倍率,20%~80%区间),25%的冗余度够了。
【 在 ffe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按每个换电站每小时服务多少重卡来算冗余,高速上重卡如果每200公里换一次电池,你看看每小时有多少重卡驶过,至少一百多吧,那你每个站就得同时充100多块电池备用
:
--
FROM 223.7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