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那时候是k7
northwood确实不错,但是太贵了。我认识的人没几个用得起p4,赛扬l2只有1/4,在这个架构下面性能大跌,菜羊的说法就是那时候出来的。后面的presscott又垃圾了
【 在 mar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就按架构分好了,1代p4是垃圾,2代p4也干不过同pr值的K8,3代p4(northwood)流水线长度加了60%(缓存什么的变化都是小事),微架构变化很大一度准备称为p5,几家收到早期开发资料的主板厂商发布的主板编号里面都带p5字符串
: 如果放在AMD那边,流水线分级上的改动至少核心代号要加0.5了,就如同K7和K7.5的变化也是流水线大幅改变
--
FROM 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