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海豹快出来了,新平台,大家等等再买。别着急。
准确地说,海豹会比同等工信部续航级别的model 3定价低较多,因为BYD的定价利润目标值不会像特斯拉的30%毛利率数据那样高。
海豹的车身尺寸、轴距、车内空间都比model 3更大,海豹两驱版的LFP电池包能量密度比model 3两驱版的LFP电池包能量密度更大,海豹四驱版的双电机功率比model 3四驱版的双电机功率更大,海豹的悬架结构、材质组合、低风阻曲线等采用model 3价位的配置,但是整车价格(包括两驱/四驱版)都会显著低于model 3。剩下的问题,只是考虑有无必要将碳陶瓷刹车等高阶配置加进车型以缩小整车定价差距,或者不加高阶配置以拉大整车定价差距。
【 在 wangcit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可能比特斯拉m3还贵很多的
:
:
: ...................
--
FROM 157.255.73.*
海豹会先一步在上半年上市(从而将新款汉EV的出栈顺序挤到了队列后面),然后再是SUV车型,根据具体的产线资源分配情况,海狮/新款唐EV这两款中今年至少会推出一款。
【 在 lovego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时候出?
: 我就想买个E3.0平台的,更新买SUV海狮,今年下来指标就要买,不知道能不能等到。。。
: 【 在 wangcity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修改:FHWYSH FROM 157.255.73.*
FROM 157.255.73.*
这种对于用户群体接受能力的判断分歧,也就是影响到海豹车型是否加进高阶配置的最后一道难题。
和碳陶瓷刹车的额外增加成本一样,整车采用800V器件的额外增加成本也在同一个量级。目前市面上已量产的碳陶瓷刹车车型都是豪华价位,已量产的整车800V车型也都在30万以上,不管是只配A,还是只配B,还是AB全配,那么都会让海豹的整车价位脱离“大白菜”的范畴。
所以问题的本质就回到了:那些富有赛道精神的年轻人,是穷人多还是富人多?或者说,是优先满足较穷的那部分赛道年轻人的需求,还是优先满足较富的那部分赛道年轻人的需求?
【 在 jaz2 的大作中提到: 】
: 陶瓷刹车感觉没必要上。这种料堆到腾势上面去吧。海豹会上800V吗
: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157.255.73.*
这还要稍微等一等才能实现,在汉EV3.0车型推出后才能与海豹同台比较,2.0和3.0平台之间的技术代差还是客观存在的。
【 在 sm8822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必然是价格越香越好。
: 想买价格贵的,有汉了。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修改:FHWYSH FROM 157.255.73.*
FROM 157.255.73.*
海洋车系和王朝车系之间不存在目标价位的高低区别,只存在用户群体属性的区别。
简单概括,王朝车系主要面向工薪族、传统行业、稳重审美、拖家带口人士、中年人等用户群体,车型的空间设计、动力、性能、底盘、悬架调教、配色、装潢等都会围绕这个群体的性格特点来开发;
海洋车系主要面向年轻人、新生家庭、新兴行业、时尚审美、赛道心理未泯、追求操控的用户群体,车型的空间设计、动力、性能、底盘、悬架调教、配色、装潢等都会围绕这个群体的性格特点来开发;
这种区别在分网后的初期车型上可能体现得没那么明显,但是随着EV3.0平台和DMi平台的深入覆盖,在陆续新推出的海洋/王朝车系上,这种区别会越来越明显。
举个例子,凯迪拉克的用户和雷克萨斯的用户重合度很低,沃尔沃的用户和捷豹的用户重合度也很低。只要一听车系名称,他们就能识别出是否匹配自己的选车爱好。
所以,车型定价并不是海洋网和王朝网的区别,互不交叉的用户群体才是它们的区别。
【 在 jaz2 的大作中提到: 】
: 海洋网络继承于以前的E网,新海洋系列定位是高于王朝,还是低于王朝。不说风格方面。
: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修改:FHWYSH FROM 157.255.73.*
FROM 157.255.73.*
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不过在多大的价格跨度内才适用这种方式,也会存在不同意见,例如在本贴中@googlestyle的想法就刚好与你的想法有偏差。
【 在 o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搞几个配置不行吗,让用户去选,会增加成本?
:
:
: ...................
--
FROM 157.255.73.*
这会随着目前即将完工的几处扩建/改建基地的投产进度而变动,仅对于海豹车型而言,主要影响因素是扁线电机、低温热泵空调等3.0零部件产线的进度,如果这一批零部件产线按照预定计划踩点投产(若是发生超前或延后情况,时间可能会有±2个月的波动),那么海豹就能在上半年量产交付。
【 在 xx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半年能量产提车还是上半年官宣车型?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FROM 157.255.73.*
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确实有一些东西用钱买不到;但是当大多数前沿技术模块都在自建储备池里有完整孵化时,那么就能让每一个价位的车型都物有所值。以腾势车系/高端车系为例,就是按照30~80万的阶梯,给每一个层级车型都赋予适当的技术模块(例如更新一代电池、更高效率动力模块、更全面智能驾驶模块、高阶线控模块、更贵的悬架模块、性能更优的新材料等)、软装配置以及渠道配置。
如果是像红旗/埃尔法的用户一样关心软装,那么他们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
如果用户更关心技术模块是否更全面更高阶,那么他们也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
如果用户更关心门店/服务/售前售后是否更有专属感/精致感/体贴感,那么腾势/高端车系独立建设的渠道网络,同样可以让他们找到自己想要的。
【 在 googlesty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买菜车啥都配了,
: 高端品牌的高端咋体现?
: 纯靠软装?
: ...................
--
FROM 157.255.73.*
当用户对于车型的各方面需求都有升级时,要区分出这种需求是“消费层次升级”还是“价格不变前提下的车型更新”并不容易。
如果是前者,那么这种“升级”就包含了更多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需求;
如果是后者,那么这种“升级”就需要对整车目标价与成本组合进行精细控制,以避免发生“串台”。
所以,原本在王朝车系的中(大)型MPV现在被放到了腾势车系,并且建设独立的渠道体系来匹配“升级”后的精神文化需求;汉EV3.0和腾势/高端车系的中大型轿车也会进行错位配置,避免不同层级的车型产生重叠。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希望汉的3.0版本要比现有版本有长进,车长逼近5000mm,轴距逼近3100mm,风阻系数能比海豹的0.21还能有些许降低,续航800以上。至于800V必须的。
:
:
: ...................
--
FROM 157.25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