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google刚开始做自动驾驶,还没有叫waymo的时候就跟踪他们的技术路线了。
我认为tesla是快速追上并大幅反超了,而且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大概就是在这3-4年,而爆发就在这最近的1年。
2016年前后tesla还是基于mobileye的autopilot,在2016年前后出了几次严重事故之后就推翻自己做了。这个阶段可以认为tesla是为了能在商业上吹牛,先买了个他以为很成熟的mobileye的解决方案顶一顶,还没自己的solution(ps: mobileye其实还是蛮nb的,别觉得人家很拉垮,我在2000年初就在跟踪mobileye的技术路线了)
早期的硬件方案还是基于nvidia的,到2019年开始使用自研的ai芯片。从这个时间开始形成fsd的雏形,之后到2021年5月发布小规模开放测试的v8版(也是从这版开始开放用户自己测试,早期只有1000人规模),到现在的v10.69版(这是一个比较大的milestone,老马还特别强调了下69这个数字,这是他喜欢的体位...)。也就过了区区1年3个月,这一年内fsd的进化是肉眼可见的巨大和迅速。基本上,反超waymo的时间点,就发生在这1年内的某个版本,在这之前都可以说是waymo遥遥领先。
作为对比,waymo的发展就太慢了,一年前是在凤凰城内试运行,一年后还是在凤凰城内试运行,期间还因为依赖的高清地图和实际路况发生了变化,而产生了一场重大运营事故。我认为waymo已经没有一丝可能跟tesla正面对抗了,下面就看什么时候宣布破产了。两者拥有的数据样本规模相差实在是太太大,fsd整个ai stack和配套的工具环境也都已经打磨的很到位了。前面还有人在问fsd能否识别减速带...事实上路上出现一只拉圣诞老人车的麋鹿都不是问题。你能想到的,和你想不到的奇葩场景里面都会有。tesla现在有10万台车在真实测试(同时也是10万个优秀测试员不断上报问题),100万台车在采集数据。采集过来的数据自动增扩,自动标记,自动训练,然后送入exa级算力的dojo,以周为单位迭代。fsd的代码也不断缩短,按照老马去年的说法fsd大约只有几万行c++代码,AI还在不断取代人手写的代码功能。我反正是看不出fsd还有哪些瓶颈要突破,一切轨道都被设计好,就等时间的推移和硬件升级了。比如tesla其实到现在为止一只用的2015年推出的,以现在来看指标已经相当拉垮的摄像头(就没人觉得tesla的哨兵模式图像质量很差,远不如随便哪款的行车记录仪嘛?那个就是fsd的第一视角图像)。所以FSD的首席科学家andrej karpathy离职我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这个月月底9.30日,又是第二轮tesla ai day,到时候看看tesla又会发布什么信息。
【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对谷歌的技术能力更有信心一些,认为谷歌的waymo应该更厉害一些。
: 不过没有开放测试,也很少视频,所以只能是“我认为”了。
:
--
修改:lvsoft FROM 114.222.220.*
FROM 114.2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