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你向我发出的提问中明显夹带出了立场偏向的词汇,而不是我。
我也有问题,我捕捉到了这点并向你提了相关的问题。
然而你上来就给我扣民族大旗的帽子,然后自称有媒体渠道,试图通过树立权威拉自己踩我。
你说我回答的不是你问的,是你不打算理解还是我没说明白?
从你的逻辑出发。
你的观点像聚焦一个运动员的竞技成绩,设定场景收集数据并拿来宣传,这是标准的营销角度。消费者看了这样的数据被吸引后购买,并没问题。
但这是片面的,这种数据存在日常使用中的盲区,再牛逼的运动员也要回归生活。
这就是我说的,满电电量不变,
你单程单次特定场景数据再好看或者再难看,也还是要结合季节,用车主题,驾驶习惯,哨兵,过夜掉电,提前热车等多种情景,经过满电后5到7天日常的数据沉淀将数据平缓化,得出来的才是更能贴近买到手真实的车。
诚然这数据也不能拿来下定论一款车的优良中差,我没说过你那个数据是错的,我这个是对的,就像你支持的那种数据一样有不可控因素和数据不全面一样。
但这是媒体上看不到却在版上对实际观望者有意义的多样化数据。
所有人都知道新能源车的续航表现受很多种数据影响,可以说无论谁给出的基本上都是片面数据,但不能因此只肯定自己支持的,要否认别的。通过不同角度的数据才能描绘出一款车真实的能力表现,这才是各种统计方法都有其价值的原因。
【 在 GeneralMilk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民族大旗拉的真好,是不是不拉这大旗就没信心辩论了?我提国内媒体是因为对这个指标的看重程度跟国内媒体有极大的相关性,以致本版上一堆人看到相同的数据得到相反的结论(瑞典冬测数据)。我看待国内外媒体先不说立场,就说对媒体的获取的便捷度和广度,都不是你能比的,不知道你哪来的信心跟我谈这个,以至于还问出“ 又是如何定义国内就忽悠,话外音国外就真实?”这种幼稚问题。如果到现在还搞不清楚不管任何媒体,国内国外,都在根据自己屁股的位置对自己的听众进行忽悠的话,那真是个傻白甜。
:
: 然后你后面解释了这么多,根本就没回答我的问题,这个比例作为一个单一指标根本没意义,不如拿到各种工况下的效率再加上电池电量实在。有没有预热这个也算不同工况啊,同样情况下比不就完了。
: 另外你的逻辑也很奇怪,没有预热能力的电车就是先天不足啊,难道还要照顾它而在测试中阉割其他电车的能力吗?预热显然是在有电源的场景下能给用户带来极大体验提升的,我作为有能力插电预热的用户,当然要看这种场景下的对比了。没有条件预热的用户,可以专门去看冷车启动的评测,但没理由说只有冷车启动的测试才是对用户有用的。提哨兵就更不知道是哪一出了,想用功能还不想花电钱?而且说的像这个功能偷偷摸摸打开热车关不掉似的。关掉就是了,特斯拉一样是冷电池启动。
: --
--
FROM 120.2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