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分析,感觉说的有点道理
然后就转到这次“大定”了,我能完全理解小米这套策略,想要热度,但是又不想恶心人。
小米这次交付中心就这么多,试车点就这么多,假设给你500块小定试驾,5000块转大定,你们觉得以小米的热度,这车是8万人排队试驾?
我跟你说能刷到80万人,这是完全可以预测的。
那么小米会选择这样吗?很显然不会,小米自己很清楚,如果要真正把车交付出去给需要的人,做的肯定不是搞一个传统车企的小定-大定
而是上手就大定,用一个显著高于传统大定的2万创始人版本锁5000个真心热爱的粉丝和媒体,然后用5000块,这个显著高于小定的价格筛选第一批试驾。
因为小米很清楚,这车得试驾后转换,你搞一堆所谓直接大定锁单,不现实,没价值,指望用户都是傻白甜,看你个发布会直接大定,那才是不尊重人。
合理的,正确的,通过控制价格和预期,让“5000元”这个不便宜的“小定”把预期抬高,筛选出人群,再通过合理的,正确的,不惹人厌的7天可退,形成一个稳定的【循环】,订单池子里面肯定有人退订,也有人进来,再按照顺序排试驾,逐步转化人群,形成口碑。
别的策略不是没有,但是小米要不吃不下这么多人,要不瞧不上那种策略,5000块的小米大定,既可以做到筛选真实消费群体的排序,又可以满足米粉锁车需求,还能转换一大堆观望的人群,他们交一个略显大额的小定,真的大概率去试驾,转化率又上升了不少。
除了会被一堆人咬文嚼字的嘲讽,对于无论是品牌本身的预估和判断,还是销量和供应链的规划,还是粉丝的纠结权衡退订锁定,都是好处。
而那些咬文嚼字只想要黑的群体,对小米来说没价值,你说你的,他放试驾他的。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吧
: 小定需要交5k吗?
: 而且很多车企的大定是可以退的,比如凯迪拉克就可以退
: ...................
--
FROM 114.24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