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时代表示,早在2017年之前,欧洲某著名车企,向我们提出能通过针刺测试的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单体技术要求。我们团队做了大量的针对性开发,在全球率先攻克了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针刺问题,并由客户送到TV检测认证。TV报告结果显示,在针刺实验中,三元电池实现了不起火、不爆炸,电池温度只有35.1℃。
作为带头吃螃蟹的人,为什么我们没有把针刺方案量产呢?原因很简单:首先,从观念上说,国外整车厂对于整车安全的共识已由单体安全转向系统安全。电池的安全贯穿在电池的整个使用过程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电池的单体设计、系统集成、动态监控和系统防护等。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了电池的整体安全上,确保产品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安全的,从实际意义上真正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其次,从技术上说,电池包层面有更优化的安全解决方案,单体电池针刺测试的实际需求已不复存在。
【 在 Icanread 的大作中提到: 】
:国标针刺实验设计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测试电池单体在锂枝晶刺破隔膜后的安全性:对电池包,至少国标没有针刺实验这一项,广汽设计这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39.1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