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行业的专利不检查可行性,所以可以随意申请,想得到前人想不到的点子就行,每年各家主机厂都有成百上千的专利申请,都是落不了地、无法量产的那种;
2,行业内评价动能回收一般讲整车减速度,普通人开车一般很少刹出0.2g的减速度,业内一般默认0.3g就够用了,举个极端例子,舒马赫开F7的头部要承受2g减速度,这种减速度普通人不带头盔会死的,脖子会断,毕竟强如卡卡罗特也只能承受10倍重力.....至于“肉眼可见”这四个字,根本不知道他在说啥.....
3,仰望U7的车身高度是1.5米,轮子高低差620mm,也就是说某一个轮子可以缩回去310mm,另一个轮子伸长310mm,这样的姿态下车身仍然能保持稳定.....坦白说,这个数据需要确认是在什么车速下实现的,以及多快实现的,因为它考核的实际上是液压悬架的动态响应速度,如果是静态数据,我觉得比亚迪应该不会拿出来吹,核心还是看最快能在多快的车速下做出这种响应,而且还不会影响车身姿态.....
4,悬架的阻尼是液压保证的,电机失效影响阻尼这个确实我不理解,不懂,不评论了;
5,不大懂,杂交这话也没啥含量
6,简化版的空调就是一个风扇,简化版的发动机就是一个气缸,简化版的变速箱只有齿轮,你们不要以为简化版的云辇会是多好的东西,建议还是见到实物再说,毕竟汽车行业现在已经基本白菜价了,一分钱就是一分货,短时间内没有神仙能变出超越时代的东西来
【 在 xyxmold 的大作中提到: 】
: 1、云辇z是一个专利族,包含几十项专利
: 2、云辇z的动能回收级别能做到肉眼可见
: 3、坊间传闻,U7在RTI工况下,最高轮和最低轮的高度差可以达到620mm
: ...................
--
FROM 117.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