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个悖论
怎样定义“技术上已经达到L3”呢?
一个说得通的解释是通过法规要求的验证
如果没有通过验证,厂家自己说自己“技术上已经达到L3级别”
有何意义?
现实的困境是法规很难理清L3级别下责任的划分
也就是说除非有人(比如:保险公司)拿出可操作性强的划分原则
严格来讲,L3是无法验证的?
另外,“技术上已经达到L4级别”的也有哈
waymo,萝卜快跑这些
也有很多人体验
但是,如果达到L4级别的代价是,为了舒适和安全
车开得非常小心,体验很差
那它作为个人购买车的商业可行性,非常值得怀疑
【 在 wan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技术上可以达到L3的厂家也不少了,但是敢担责的却是没有
--
FROM 101.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