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买的是正版理想L9吗?
理想L9研发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一切为了安全”,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加一个定语,就是“符合中国路况环境的要求”。
中国路况有几种相对特殊的状况(只说比较挑战智能驾驶能力的点):
其一是常见道路施工;其二是加塞;第三是道路上偶尔会有静止车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先抛开摄像头这些硬件不谈,聊聊理想AD Max的“智能驾驶算法”。
L9的理想AD Max智能驾驶采用的是“BEV融合算法”,你也许听说过“BEV框架模型”,简单来说,它是利用“纯视觉”进行运动感知预测,也就是几乎只依靠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
其好处是功能上限非常高,因为和“人”本身是类似的工作流程,当然了,它也存在问题,比如图像分析是没有测距能力的,和人一样,系统首先需要“认识”某样物体,然后通过物体在视野中的大小变化来“估测”其运动轨迹以及实时距离。
但想象一下,如果系统不认识路上的某个物体,这就有些麻烦了,举个例子:几乎所有的辅助驾驶系统都认识“车屁股”,所以基本的自适应巡航跟车或遭遇前车急刹车需要紧急制动等情况下,系统都可以做出正确地反应。
但是,如果是一辆车侧翻在路上或是有些其它事故发生,车的姿势可能就千奇百怪了,无论车损坏成什么样子,人基本都是可以轻易辨认的,但现阶段的智能系统就未见得能准确判断了。
此外,在遭遇强光或黑暗环境时,摄像头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为了应对这些情况,在BEV视觉信息为主的基础上,理想AD Max增加了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的信息输入作为辅助,独创了BEV融合算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性,还加入了视觉安全模块和激光雷达安全模块,与BEV框架模型互为冗余,能在极限环境下为安全提供多一层保障。
理想L9是采用高性能摄像头作为主要感知来源的,硬件上包括了6颗800万像素摄像头和5颗200万像素摄像头,能实现对车身周围及远距离的360°全方位感知。
正前方的两颗800万像素摄像头组合,可实现对120°广角范围及最远550米内车辆、行人及锥桶等物体的识别。
理想L9的车头上方配备了车规级激光雷达,内有128个激光器,全局分辨率1200x128,在已经量产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中是综合性能最强的。
在暗光、正对强光等摄像头受限的场景下,激光雷达受影响较小,可以确保系统对环境感知的准确性;此外能帮助车辆提升对静止及异形障碍物的识别,例如高速公路上的事故静止车辆、施工路障物体等,让系统对环境感知更准确。
感知硬件的背后,为大量的数据分析提供保障的是理想L9的智能驾驶算力平台,其中包含了两颗英伟达Orin-X处理器,总算力达到508TOPS,双处理器互为算力冗余,也使智能驾驶系统运行更稳定。
理想汽车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算法,目前已经在国际上斩获多个权威奖项。
这些算法成果也都将在理想L9上得以应用,使其拥有更强的城市复杂路口危险检测能力。激光雷达和视觉双重融合算法对安全性有质的提升,在很远距离就能识别到危险信息,并进行相对舒适的刹停动作。
【 在 oBig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yjs (活在1984), 信区: AutoWorld
: 标 题: 理想L9 ultra,开启NOA,跟平板车发生事故,估计需要20万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Feb 19 11:29:55 2025), 站内
: ...................
--
FROM 113.8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