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
42w+的中大型轿车(国产畅销56E+ES/S80/S90/XTS/CT6),一个月消化5w销量没啥压力
38w+的中型SUV(国产畅销X3Q5GLC+RX/XC60/XT5),一个月消化6w销量也没啥压力
33w+的中型轿车(国产畅销34C+S60/ATS/CT4/CT5),一个月消化6w销量也没啥压力
差不多月度17w销量,具体单车利润的话,作为跨国企业有得赚(一个变速器总成不在国内组装直接采购就X万),但作为合资的国内制造厂来说也就是赚赚零头,拿不到技术。
国产新能源时代,靠的是降维打击,靠的是标配即顶配;
50万的问界M9在配置上可不是比拼入门版的GLS400,而是直接打海外选装Designo套件的GLS600,只有这样才竞争力。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很难做入门市场,想着15w、20w就能武装到牙齿,比100w车强?
实际上100w级的78S,曾经的X5、Q7、ML/GLE,入门版这个配置真的超级丐版
所以现在早就对新能源去魅了,就买个10w级,车机只要不卡,能用carplay/hicar的替代老油车就挺好的了,30w+的,我还是期待等着BBA推出新一代产品互相再对比对比看看,比较路子国产车摸出来了,政策也明晰了,针对国内市场造增程也不算是难事。(比如过几天上海车展上上汽大众要发的增程SUV...)
--
FROM 219.1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