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想不通逻辑还有:小米推出的车载配件“磁吸”接口标准,希望其他汽车企业也跟进,例如车载香薰盒,通过那个磁吸接口,吸上去之后,系统识别出它是一个香薰盒,即在界面中显示相应的UI,并允许用户通过语言或者中控屏进行交互。
问题是,这个技术没啥难度,其他车企为啥要跟进呢?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别的车企不跟啊,如果别的车企也换电,甚至是不同车企的车只要按照同一标准生产,可以互相换电池,那换电逻辑肯定成立,而且可以说绝对领先充电。
: 但问题就在于只有蔚来一家车企在换电啊,一家车企力量再大,能提供多少换电站呢?充电的车不管谁家的桩都能充,换电就只能找蔚来的换电站,这分布广度相比充电桩肯定是数量级上的差别,怎么可能跟充电竞争呢?换电速度再快,找换电站的时间比找充电桩的时间长怎么办?
--
FROM 1.2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