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跟你一样的预判,觉得假如华为智选(A)通过和品牌方(B)合作,A收一道手续费,再加上B自己的利润空间,肯定不如B自己去市场上搞价格战有战斗力。
事实上,我看到的例子是,A找到B,B是一个没有自己工厂的品牌方,B又找到方案商C,C有自己的工厂,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于是,A、B、C就这么愉快的一起合作了。大家都赚到了钱。
原因,我简单思考了一下,是流量。因为在这个时代,只有A才能带来流量,B和C都没有流量,靠花钱去买是买不来A那个级别的流量的 ,于是乎,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只有A才有资格去定价。
【 在 akill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子和赛力斯要赚两遍,价格战没戏
: 【 在 bxdx 的大作中提到: 】
: 论坛助手,iPhone
--
修改:ccf FROM 1.202.70.*
FROM 1.2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