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平均”,而是“燃油车型”与“混动车型”每个分类下的所有车型,都要达到油耗4L的门槛。
: 4L油耗的目标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在2025年要求车企生产的全部车辆加权油耗值低于4L,第二步在2035年前要求车企生产的所有车型油耗值低于4L。
请教一个问题:软包电芯是否承重能力不行,不适合做成类似比亚迪刀片电池那样的电池?
鲜为人知的是,虽然从没对外宣传过,但吉利实际上是电池行业的老兵了,自研自产包括电芯在内的电池甚至比宁德时代还要早,在自主车企中仅晚于电池出身的比亚迪。吉利2009年就开始自研电芯、电池,吉利山东衡远的磷酸铁锂电芯、电池于2013年底量产,供应知豆、康迪,吉利浙江衡远的三元电芯、电池于2018年初量产,供应领克、沃尔沃的PHEV车型,不过,这么多年来,吉利自研自产的电池一直只处于研发+小规模生产的轻资产模式,山东衡远和浙江衡远的产能只有2.3GWh,另加上做电池包的威睿。电池暂时以合资生产和外购为主。吉利的两家衡远,都是走的目前国内非主流的软包电芯路线。按两条腿走路的电池发展原则,最近,吉利打算扩大自研自产电池的规模,位于岳阳的耀宁新能源年产能12GWh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即将开工,位于重庆涪陵的驰航新能源的年产能12GWh的电池工厂(电池种类现在还没有相关信息)已开始工程招标。从岳阳耀宁的招标信息看,仍是走的软包电芯路线。软包电芯是否承重能力不行,不适合做成类似比亚迪刀片电池那样的电池?
--
FROM 120.2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