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
05-23 09:11
订阅
本报讯 记者从贵州省疾控中心获悉,马桑果中毒是我省有毒植物中毒的主要类型,也是造成我省食源性疾病事件暴发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目前已进入高发期。
据了解,5月至6月是马桑果中毒的高发期,中毒人群多为农村儿童和学生。根据我省去年监测情况,2020年4月下旬到6月上旬,我省各地发生多起儿童采食马桑果中毒事件。暴发地点主要集中在毕节市黔西县和织金县、铜仁市沿河县、安顺市西秀区。
贵州省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监测评价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价科主管医师刘琳表示,马桑果为马桑科马桑属马桑的果实。马桑全株有毒,嫩叶及未成熟的果实毒性较大。果实每年5月至6月份成熟,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呈红色或紫黑色,多肉多浆,味甜略涩。我省多个市(州)均有分布。由于儿童或野外作业者辨识能力弱,容易将马桑果与桑葚混淆,从而误采误食引起中毒。一旦发现儿童采食马桑果中毒,家长应立即给孩子催吐,并尽快就近医治。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梅)
马桑果(左)和桑葚(右)对比
--
FROM 171.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