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孔子微言
《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
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
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纵横),
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至秦患之,乃燔
灭文章,以愚黔首。”
第一句就不能让人信服。所谓“微言”,可以《论语》中“吴孟子”之言为典型,
隐讳但并非深不可测。从《论语》来看,孔子性格“日月”一样开朗,言行讲原则,直
言不讳,不怕得罪顶层,所以有“木铎”之称。《春秋》也是直书不讳的史实,后来所
谓“微言”,都是腐儒无中生有的附会。
“七十子丧而大义乖”亦非。七十子生前就已各偏执圣人一端放大,此时大义已
乖。所谓《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的数家之传,根据现在流传的来看,
《易传》、《公羊传》、《榖梁传》、《毛诗》所以真伪分争,纷然淆乱,都是汉人伪
托所致。秦所患所焚决非这些汉人伪托的灌输奴才思想的东西。
《汉书艺文志》虽有些史料价值,作者因袭前人说法,价值并不太高。聊胜于无而
矣。
--
FROM 183.193.45.*
主要古代没有句读,初学者一定要从师某位先生,才能读通典籍。
然后,年轻学生好学,就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老先生不得不按自己的理解教授。
学生们死记硬背,把老先生的个人理解,当做圣经来对待。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微言大义。论语里短短几个字,解释出来几百几千字。
--
FROM 120.204.174.*
所以,重要的不是孔子的微言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大义;而是这个大义,反应了当时的知识范畴。更重要的,这些大义,到今天依然有价值。
--
FROM 120.204.174.*
不是,是因为主旋律。考试也这样答,否则落选
【 在 decentWay (铁憨憨)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古代没有句读,初学者一定要从师某位先生,才能读通典籍。
: 然后,年轻学生好学,就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老先生不得不按自己的理解
教授。
: 学生们死记硬背,把老先生的个人理解,当做圣经来对待。
: ...................
--
FROM 183.193.48.*
孔子的《论语》当然至今依然有价值,但后来掌握了解释权的汉人附会的所谓“微言大
义”是偷梁换柱的胡说。汉儒与原儒的原则背道而驰,原儒理论以仁为基础,汉儒突出
“三纲”的奴才思想
【 在 decentWay (铁憨憨)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重要的不是孔子的微言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大义;而是这个大义,反应了当时的
知识范畴。更重要的,这些大义,到今天依然有价值。
--
FROM 183.19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