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破孤闷
陆仁安老先生是一代太极拳宗师冯志强前辈的徒孙,今年已经九十五岁了。年轻时当兵,在西北大漠中服役,长年累月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让他得了萎缩性胃炎。因为已经到了无法医治的程度转而练起了太极拳。
近十年来,陆老几乎每天早晨都在北京一所大学的院子里打太极拳。他遵守古制教授有缘人,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分文不取,有时还倒贴相关资料。跟他学拳的人时多时少,陆老一如既往,边练边解说,全不介意。
我与陆老缘分不浅,在跟随他老人家练拳时,曾蒙他老人家耳提面命,高看一眼。他那天冲过小栅栏,跑到我的面前,满腔热情地鼓励我说:“真的有气!你不要怀疑,练着练着,它就真的有气了!”是他老人家的热忱和慈悲,让我坚定了练功的信心,经数年练习之后,深感受益匪浅,“三丹采气”真实不虚。
话说有一天,我们练拳之后又站在一起闲话几句人生见闻趣事。其间,来了一个小伙子,大家面熟,知道他也是一个练拳的,只是不知道他练的是哪家的拳。小伙子见我们聊得高兴,便加入进来议论道:“练太极拳其实很容易,只要懂得太极之理就什么都明白了。”其论颇高,陆老也很谦敬地支持他的论点,笑道:“是啊,只是太极之理也不是那么容易懂的,是得花一番功夫的。”
“太极之理不难懂。”小伙子笑道。
大家听后都是一惊,以为幸遇高人了,情不自禁一起看着小伙子,连陆老也有洗耳恭听之意。
“太极之理不难懂吗?”有人问。
“你只要懂得了无极,太极之理就自然明白了。”小伙子说这话也还没有离谱,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更加有趣了。
“无极比太极好懂吗?”又有人问。
“无极不难,你只要弄懂了太阳系的运行规则,无极之理就自然通达了。”小伙子言之凿凿,听众中已经有人开始面现疑惑之色了。
“那太阳系的运行规则你搞懂了吗?”陆老笑问道。
“太阳系的运行规则也不难懂,你只要弄明白了银河系是怎么回事,太阳系就自然懂了。”小伙子回答得一本正经。
至此,大家完全被他的“高论”给逗乐了,知道面前的这个“高人”是言高人不高。陆老笑着对小伙子说:“你还是好好地遵照冯老前辈教导,从站桩和三丹采气开始练吧,先别想那个太阳系和银河系的事情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一番高人之“高论”,却成了我们破解朱熹“明德”之论的重要契机。
八百年疑难巧得解
朱熹夫子在《大学章句》中,煞费苦心地借前辈学者子程子之口,对曾子不解的“明明德”做了极为谦恭而又大胆的补缺补差。因为其形式和内容都完全适应、满足了封建专制王朝的需要,一举做成了御用的“金科玉律”。但又因为其本质上的虚而不当,八百年来屡遭诟病,成为儒学史上最难破解的重大根本疑难。
朱夫子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宋代文言文并不难懂。咋听之下,我们都以为听懂了他对明明德的解释。是有点高深莫测,但这很像大师的做派。只是,当我们把心定下来,再认真捉摸一下,追问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我们一直是似懂非懂,并没有真懂。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那天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对天的认识是含糊不清的,那明德之来源就成了问题。也就是说要弄懂什么是明德,就要先弄懂什么是天;弄不懂什么是天,就无法搞清楚什么是明德。可搞清楚天的含义岂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朱夫子接着以“虚灵不昧”来形容明德的特性,我们真的可以通过这四个字来理解明德的性质吗?明德作为人的德性标准,它应该有既清晰又具体的内容,抽象不得,笼统不得,更虚不得。虚则不灵,虚则不实,虚则无可落实,虚则任人再怎么想学习,也无有下手之处。如此,想要不昧而实昧矣。
朱夫子继续讲解明德是“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众理广大,一人一世何以能具解众理;万事无涯,一人一世又何必尽应。朱夫子这一解释可真是一个虚而无实,大而不当的虚套之语了。
接下来“但为气禀所拘”中气禀又是一个虚词,无可捉摸。若硬要在它上面做文章,只能是虚上加虚了。虽然哲学上也确有所谓气禀之说,终因其无实而被扬弃了。气禀既无可捉摸,其所拘者为何物呢?
而“人欲所蔽”一句,又因其人欲上概念不清,引来许多诟病亦在情理之中。食色性也,人欲也,岂可一概否定。若泛泛的以人欲为明德之障碍,应判朱夫子此处用词不当。朱夫子不但因此使先师孔夫子之大学蒙受曲解,也为后世指斥宋明理学为伪道学提供了口实,埋下了祸根。
接下来朱夫子继续解释说:“而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息者。”这里朱夫子所说的本体是什么呢?朱夫子真的认识本体了吗?如果真的认识本体了,就应该知道此处以本体这个概念用于表达人之德性,范围过大了。过犹不及,大而不当了。
也许朱夫子这里所说的本体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上的本体,他只是想以此表示明德的本来面目。如果是这样,那就直接用明德二字即可,写成“明德之明则未尝息也”,就朴实多了,也不会产生歧义,引起误解。
朱夫子接下来提出要求“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因什么所发,是因本体所发吗?认识本体相当于佛教的明心见性,相当于基督教的认识上帝,何其不易。
我们说凡事先易后难,这是常理。岂有先难于极难之处,而后求解日常平易之理?“遂明之”,无明矣。
最后,朱夫子说“以复其初”,这个初是什么概念,初在哪里?是恢复到懵懂无知无欲之时吗?还是恢复到佛教中所说的“爹妈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朱夫子煞费苦心,足足用了六十七个字来解释先师明明德三个字,却越解越虚,愈说愈玄,既耽误了学习,又带坏了学风。他的做法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前边遇到的那位高人“高论”呢?
感谢您阅读至此。不得不说,逻辑思辨有时候确实有点沉闷乃至痛苦,但这同样是上天为了要人们得益,不能不让人们经历目前的暂时的苦楚(参见《剖腹产与天蛾茧,但愿只是杞人忧天》)。唯有经此沉闷和痛苦,我们的思想才会长出翅膀,自由飞翔。
注:此文转载旭日社(微信公众号:xurishe)2020年10月7日原创文章《什么是孔子的明明德,朱熹的理解一错就是800年》,作者:清凉台上
--
FROM 106.3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