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洪范禹碑》撰制者及存埋地的概率分析
《禹碑》蝌蚪文符与《尚书》《洪范》文字息息相关,禹碑所刻录77个蝌蚪文符,就是《洪范》九畴里77个关键字眼。
从禹碑与《尚书》文本两者各自历史流变轨迹出发,可知:两者或是同人同时创制,或为不同人先后创制,或者创制后又有后人修改整理。
因此,参考《尚书洪范》,原始《禹碑》来历大致有几种可能:
1,上古尧舜禹时代距今约四千一二百年前后(约公元前2100年前后),为了应对持续的空前大洪水灾变所可能带来的文明毁灭,为了保存延续既有文明成果。上古华夏文明上层文化精英们,精心挑选刻录了这些文化符号。其价值意义,与美国向太空发送的旅行者号携带的钛金箔上刻录符号异曲同工。
在汉代以前,这一上古文明结晶作品始终为孤立件。只由夏商周帝王家族内部传承,并不为世人所知。
2,孔子儒家为代表的商代祭祀贵族后裔、祭司文化精英阶层制作。商周鼎革、纣焚鹿台、甲骨秘埋后,春秋时礼崩乐坏周代统治秩序崩坏,政治与宗教文化管控逐渐松弛。在此背景下,他们既继承上古至商代文明文化,又参考吸收融合周代礼乐文明若干成就,用蝌蚪文字创制出《禹碑》。并以此作为祭司阶层内部秘密传承的关键物品。禹碑或相同蝌蚪文符刻录的金册玉牒类物件,其价值在宗教上相当于"约柜"、"传承袈裟"、"都功印"、"麦加陨石"。在世俗上,则等价于"传国玉玺"、"王冠王室权杖"、"日本天皇传位三神器"之类。
即,春秋时殷商后裔救世主先知孔仲尼,一方面打着"述而不作"旗号,整理上古夏商至西周的文化古籍。一方面又用蝌蚪文秘密制作一些用以标示传承殷商文化的关键物品。比如托名天帝上古圣君先贤制作的,刻有《洪范》关键字眼的金册玉牒之类。以此类神圣化器物作为凝聚人心的工具,增强信徒弟子们参与"反周复殷"事业向心力。
这些物件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孔子及儒家未能取得实质权力而难以示人。仅在孔子家族族长或关键弟子中挑选优秀成员,内部私自传承。在战国后期秦代及秦未汉初战乱时代,也始终没有公开示人的机会。又因一直是在最小范围内秘密传承,也可能因长期战乱变乱最终丧失了传承。直至汉景帝武帝时,儒家重新获取大一统王朝重视后,才果断借机会被破壁被推岀来面世。
3,王莽篡汉创建新朝儒家理想国时期,为了制造神迹,精心策划组织一部分古文《尚书》派儒家所创制。
包括两种可能性:
其一为王莽与刘歆共同主导策划。王莽主导,刘歆及其主使的古文《尚书》派具体组织落实。
其二为王莽完全不知情,刘歆及其家臣古文尚书派儒学弟子们私自另行策划。目的在于借王莽篡汉后天下浑乱的新形势,以拔乱反正名义再取而代之。(与孙中山同盟会与袁世凯同床异梦妥协联手完成推翻满清,再发动反袁护国二次革命,异曲同工)。
汉高祖刘邦四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刘歆,与汉景帝之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代刘演刘秀兄弟,他们都是西汉刘姓皇室宗族后裔。在西汉末期面临王氏外戚篡夺汉室皇权的大背景下,选择了两条不同的反抗王莽重兴汉室道路。
与刘演刘秀兄弟选择投身武装反抗不同,刘歆及其家臣古文经学派弟子一方面与王莽虚与委蛇,积极参与王莽篡汉,在此过程中获取高位牢牢占据舆论,另一方面私下则图谋朝堂夺位。
《禹碑》这东西,很可能就是王莽篡汉后,刘歆古文经学派师徒家臣集团为了完成朝堂夺位而准备的,私自在楚王封国区域里秘密创制。
这也极可能正是《禹碑》虽然刻录在汉代南岳(今安徽潜山天柱山,汉代楚王封国区域),却始终既不见于两汉及先秦上古官方史料记载也从末被当时人所知晓,始终不见天日的原因。
4,虽然《禹碑》最大可能是王莽篡汉时期,刘歆为首古文尚书儒学及新朝朝臣集团私下创制,但并不排除它有更原始版本依据的可能性。即,现存《禹碑》上所刻录蝌蚪文符号,传承自春秋时代孔子整理的蝌蚪文《尚书》文本,秘藏于孔子旧宅壁中。而孔子"述而不作"整理出的蝌蚪文《尚书》,则传承自上古。刘歆为首的古文尚书儒学派对此作了进一步整修或篡改创制。
当然,也不排除完全是刘歆为首古文尚书派,单方面独立全方位系统作伪。他们甚至从《史记》到所有相关书籍,都有全方位系统编改。整个古文《尚书》及禹碑,从汉鲁王坏孔子旧宅壁出土蝌蚪文儒经事件,到孔安国传习古文《尚书》,全部是虚构历史文本历史事件。只是这概率实在太小,全盘伪造操作难度高且不论,相关信息能一直保密至今天就几乎根本无可能。
总结上述几种情形,即:
禹碑可能是上古之时,为了应对大洪水文明毁灭危机,为了保存文明成果而刻录的文明结晶。当时,就已有禹碑实物或金册玉牒之类实物。此后,这些实物仅在夏商周王室内秘传。
春秋时,孔子及其它殷商祭司后裔为了特定目的,又为之整理或创作《尚书洪范》,以进一步阐释解读。王莽篡汉时为政治需要,又对其再有修订。
原始禹碑蝌蚪文符号可能以金册玉牒形式,埋藏于会稽禹陵定海神针(即窆石)之下,或天柱山某处。也可能以刻石形式至今隐藏于天水蟠塚山、北川禹里、天柱山、禹陵乃至殷墟、秦陵、曲阜孔陵孔宅等地某处,至今未被发现。或已因历史过于久远、战乱及自然原因早已损毁。
绍兴禹陵窆石(定海神针?大禹出品必为精品,难怪石头里出来的猢狲,认定了此物)
当然,上古之时,也许既无禹碑也无《尚书洪范》篇。它们都是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它殷商祭司阶层后裔,为特定政治目的托古改制才制作岀来的。孔子私自用蝌蚪文编订了《尚书洪范》,又自行制作特殊物件作为学派、家族传承。王莽篡汉时,刘歆等因为政治需要,据此又进一步修订。
由于历史资料对于《禹碑》仅在汉代之后才有零散记录,《禹碑》这东西也可能既非上古之物,亦非春秋孔子时就有。
上古乃至春秋孔子时,有或无《尚书洪范篇》暂不能确定。但《禹碑》这件刻石作品,也有一点概率纯粹是王莽篡汉时期,刘歆集团为了特定政治目的而单方面独立私自制作岀来。
附:
《洪范禹碑》的名称问题
一、衡阳南岳衡山岣嵝峰有摩崖石刻巨幅《禹碑》,但那是现代人几年前才临摹拓刻地。其母版在岳麓山岳麓书院禹碑亭内,这是一千年前宋代古人临摹拓刻,五百年前明代古人又翻刻维护,八十多年前民国时因有日本学者考察又维修重刊,还题了《禹碑》于石碑头上。
这块蝌蚪文符石碑其实名字一直待定未定。宋代以前情形暂且不论,从宋代至今一千多年来,虽然拓印摹刻复制翻刻者历代多有,但此碑最初究竟何人制作,为何制作,上面刻的是什么?全都没人知道。只不过历代或口头相传或留有文字资料记录,都认定石碑与禹帝、大禹治水有关。
东汉以来历代文献资料提及这块蝌蚪文符石碑时,或因石碑所在地名而称之岣嵝碑,或因历来传言石碑与禹帝与关而称之禹王碑或禹碑。由于名称不一,还引起若干无稽争论。
禹碑蝌蚪文符如今基本解读了,它与《尚书洪范》的关系一目了然。从今以后,可以名正言顺称之为禹碑,或更准确地称之为《大禹洪范碑》。《洪范碑》或《禹碑》可为其简称,《古南岳岣嵝峰大禹洪范碑》可为其全称。
宋代之前,蝌蚪文符刻件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石碑或摩崖石刻。或刻于古南岳天柱山,或刻于今南岳衡阳衡山。甚至可能汉晋之前刻于夭柱山,晋隋之后,刻于衡阳衡山。
现在不同年代不同排版的禹碑,国内几十处地方都有,日本韩国也不少。古代情况虽然没有这么复杂,但如果是因为隋代改封南岳之类历史事件,当时有重刻翻制禹碑的情形,导致宋代之前就可能会多岀一块碑刻来,那也属于比较正常。
第二种就是金册玉牒了。这个只存在于少数文献资料中,至今没有实物。但截至目前,最早提到禹碑的文献,就提及金册玉牒。而隋代改封南岳于衡阳衡山,北宋未年刘跂奉旨临摹拓刻重立禹碑于衡山,这两次事件也都极可能与金册玉牒有关联。换言之,隋代宋代重修重刻立禹碑于衡山,可能正是根据蝌蚪文符金册玉牒,临摹拓印放大复制翻录。
追溯《洪范禹碑》蝌蚪文符的源头,寻找更早期的蝌蚪文符文物制品,既要找寻宋代之前或隐或埋的石刻石碑,也要关注留心金册玉牒的相关信息。
传承到宋代的金册玉牒,如果当时没有被埋藏于衡山(封禅的仪式),那极可能已毁于不久后的北宋靖康之耻亡国兵火。当然,也甚至可能随当时完颜女真人大掠东京金宝而流落到东北,也许至今还静静躺卧在黄龙府故地黑龙江金太宗或某某完颜氏宗室贵族墓葬里。
二,几首关于《洪范禹碑》的打油诗。
《洪范禹碑释读有感》
禹碑自当铭洪范,
蝌蚪佶屈盖殷盘。
临江杨仙摸瞎马,
天街郭神找生番。
强牵怪字两眼泪,
附会僻文一口痰。
虚耗精神枉费力,
祖典本意不为难。
《洪范禹碑破译记》
蝌蚪天书千年谜,
难识岂是祖宗意?
快刀轻巧入破竹,
碑铭洪范何足奇。
2019年4月5日湘西乾州醉爱花肥桥头张家宅
禹碑迷踪
元始禹碑无处寻,岣嵝岳麓两不真。
天柱石牛痕迹缈,定海针下可藏身?
2021年元月天柱山古皖国故址
附录:
《尚书.洪范》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晢,聪作谋,睿作圣。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无虐茕独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従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従,庶民従,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従,龟従,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八、庶征: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従星,则以风雨。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禹碑》77字符初步解读(暂定稿)
左起
第1列:水木火金土
第2列:平直正强克高德燮友
第3列: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
第4列:空宾师徒岁月星辰历
第5列:数日天子民王父母寒
第6列:敬农皇乂协建明念向
第7列:威刚柔风霁雨凶卜燠
第8列:悔贞吉富康寿好宁考
第9列:终命折短疾忧贫惡弱
2019年清明节于湘西乾州龙江醉爱花肥桥头张家老宅邻舍
--
FROM 58.2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