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用低音炮,和大低音单元回放,效果差别还是挺大的了
1.首先想到的是,分频点完全不一样了
低音炮做低频管理的话,一般分频点设置在80Hz左右,降低设置的话50~60Hz左右,最高一般也就是100~120Hz吧
比如,ATC SCM150低音单元的分频点380Hz。W371指向性模式分频点固定是180Hz,其它模式可以在150~300Hz里选一段。
如果把低音炮分频点设置成80Hz,80~250Hz的低频都还是由8~10寸的主音箱低音单元回放,这个和用12~15寸低音单元来回放,差别挺大的吧。
2.结相位置的高度明显不一样
一般的低音单元,距离地板还是有一定高度的吧,比如W371的声轴是0.868m高,ATC SCM150 PTSL落地音箱目测也有0.7米高吧,低频的结相高度接近腰部了,还挺接近倍大提琴的琴孔高度的吧
而低音炮,一般都是放在地上了,15寸的低音炮,单元中心高度也就是0.3~0.4米
3.音色也不太一样
应该和单元性能选型、音箱结构设计、泛音谐波特性有关吧
比如,费城倍大提琴首席拉的门四片段,一开始是55Hz的A,最低是49Hz的G,最后是61.74Hz的B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a411j7qf
如果用十几寸低音单元回放的话,能更接近现场实际听到的感觉,音色风格趋向,更偏向于这段深交首席乐队课视频的听感,超低频没有那么肥厚,超低频共鸣不多,声音干一点,奏法细节也更多一点。
这种感觉也有点像,用小单元书架箱回放低频的感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f4y1y7k9/
如果用低音炮回放的话,琴箱共鸣味道感觉更多一点,挺丰满好听的。不过会感觉稍微有点不自然,音色变得有点像,把倍大提琴放在了木质的指挥台上拉琴,下面多了一个共鸣箱似的。低音的三四弦,更明显一点。
维也纳倍大提琴首席Racz的很多视频,这种共鸣味,就明显稍微多一点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54y1m7NX
--
修改:flyingmoth FROM 111.192.39.*
FROM 111.1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