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LDAC理论带宽够,多径导致的自干扰问题也基本不存在,因为
1 是主路径近且无障碍,信号强;反射信号衰减快,多径信号弱,避开驻波之类的特殊点就没事。
2 是本身空间尺寸有限,多径信号的路径差有限,不会形成有实际影响的信号相位差。
你说的基因问题其实主要是因为它面向便携应用多,所以对功耗有要求,信号功率小(另一个原因是减少对他人的干扰,或互相干扰)。而在ISM波段,民居里各种民用干扰源很多且突发干扰很多,这导致它信噪比有时低,需要重发的包增多。所以它需要跳频避开,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不稳。
以上问题,只是说它并非天然就能达到最佳性能,有时需要调整,有时有点随机。
对于某些应用,可以采用高功率等级模式蓝牙,也可以采用定向天线。
另外补充下对本贴主题的看法:
听音乐用什么大致是个个人选择,我们不能代入“自己就是最合理”的动机,直接鼓励或者不鼓励别人用什么,过分拔高或者贬低什么,只能以己所知,尽量客观地列出某种配置和技术的优点和缺点,介绍新出的东西或者尚不为人多数人所知的东西,让别人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尽可能全面的最佳选择。
【 在 xiongym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用的。
: 这种协议就是基因问题。
: 所以,你只看最优指标没有用的。
: ...................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