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固态放到笔记本电脑,断电几个月不用
nand flash 数据蒸发,没得救
【 在 ZFS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启动后说系统有问题,但是实际上修复不了。
: 重新安装系统,找不到硬盘。
: SATA的固态,还能挽救一下吗?
--
FROM 39.156.11.*
nand flash是靠浮动栅极的氧化层锁住电子来保持数据的,电子本来就会慢慢漏掉,漏到电平1判断成0数据就没了。
十几年前90nm SLC 可以保持数据10年,45mn MLC 可以保持数据1年,随着制程越来越细、每单元表示的位数越来越多,保持数据的能力也指数级缩短,十几nm QLC 能保持个把月就不错了。
【 在 heyuan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求教啥原理?
: 为啥会蒸发?
:
--
FROM 39.156.11.*
问题是你查不出来哪些蒸发了。
除非每个文件都有额外的checksum,或者文件系统是zfs那样内置checksum
如果是 ntfs , 可以打开 encryption 功能,这个也是内置额外checksum的,ntfs加密后的文件如果数据蒸发,任何一个bit走样都会导致加密后的文件向外复制失败。
大部分情况数据蒸发导致的都是文件静默损坏,无从知晓。
【 在 toutouq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吧,我20nm的硬盘数据放两年多了,回去看看还在不。
: :
--
FROM 39.156.11.*
制程更细了,栅极当然要受影响,否则制程进步就没意义了。
而且每单元位数更多了,以前SLC一个单元只表示0和1两位,只要不漏掉一半的电子,数据就没事,MLC要表示00到11共4位,TLC要表示8位,电平要拆成8份来判断,漏掉1/8的电子,存的数据就玩儿完了,后面QLC 16位, PLC 32位,余类推
所以保持数据能力是直线下降的
【 在 poggy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资料, 是电子保持能力和栅极宽度有关,不过, 到了3d nand以后, 不在通过缩短平面栅极宽度来获得更高集成度, 应用3d堆叠技术的新固态, 实际比以前2d的nand固态, 普遍栅极宽度还大, 保持能力和可擦写稳定性都有了不小提升, 而不是更差。
--
FROM 39.156.11.*